正文 第21章 女孩篇100分培養完美女孩(7)(1 / 3)

審美的過程離不開生動豐富的感性材料,因此要重視觀察力的培養,哪怕是一束花的放置、一幅圖畫的懸掛、一個裝飾品的陳設,都應具有美感。可以從形狀、色彩、結構、以及平衡、對稱、變化、統一等方麵引導孩子仔細觀賞。另外,還可通過欣賞圖畫、電視節目、工藝品、生活用品等活動,獲得造型美的粗淺知識。

6.引導孩子領略自然美

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欣欣向榮。對孩子來說,這一切都充滿了神奇的色彩。父母應利用大自然的美好對孩子進行美的熏陶。如帶孩子到郊外野遊,到公園做遊戲,到動物園觀賞動物等。在欣賞時,家長最好把簡練的語言和眼前的風景融合在一起,進一步啟發孩子的靈感和想象力,加深對大自然美的領會,把孩子的思想感情帶到優美的境界中去。

我的同學中有一位是小學美術老師,有一次我們聊天,她剛給我講了發生在她課堂上的有趣的事,在三年級美術課本上第七課是《留住秋天》,讓學生們在放學回家的途中觀察:秋天到了,哪些樹的葉子變黃了?哪些樹的葉子落下來了?哪些樹的葉子還是綠色的呢?秋天到了,小草還好嗎?花兒去哪了?這些問題讓孩子們在回家的路上通過觀察,看到了生活中的關術。

很多小朋友,去了附近的公園。而在上課時,隨即讓大家說說自己觀察到得秋天的特征,可是因為年齡較小,觀察的不夠細致,大家並沒有說出更多的能顯示出秋天的畫麵,看到這樣的情況,老師靈機一動,利用教室靠近一個小型健身場的優勢,帶領學生一起觀察了起來,在老師得引導下,孩子們不再是僅僅看到葉子黃了落了,小草黃了,花兒沒有了。而是從天空、植物、動物、人物等各方麵來觀察秋天的印跡,秋天的天空天很藍很藍,像小嶄穿的藍色上衣。秋天的葉子有的是黃的有的是紅的,秋姑娘的風一吹就掉到了地上。秋天一來,我們都穿上了厚衣服,有的同學還戴了帽子。秋姑娘來了,她一吹風,小動物們都怕冷,也換上了厚厚的毛衣服……

這就是孩子,用手中的筆,用真實的色彩表現他所看到的東西。實際生活體驗始終是孩子作畫的第一位,循序漸進,因勢利導,引導孩子將他的生活體驗,將現實中關好的場景作為美術的素材,使現實生活與藝術緊緊地融為一體,讓孩子的筆觸表達各種生活體驗,使孩子懂得生活即欣賞,懂得欣賞即獲得了藝術。

這些自然的景象,孩子們大大看得到,但都不知不覺地成為過眼煙雲,腦子裏似乎沒留下什麼。隻有家長用適當的方式來啟發和誘導,孩子們才能從平凡的事物中體會到自然美,體味到其中蘊涵著的美。對於山水景物的欣賞更需要家長慢慢地加以引導,讓孩子去感受自然造化的美。孩子們徜徉在品類繁多的動植物大觀園中,能學到知識,開闊視野,豐富想象,同時也接受了美的熏陶。

孩子總是對新鮮事物充滿了無限好奇心,家長應該滿足孩子的這種好奇心。從小培養孩子思考、讀書、閱人等的人生體驗和經曆,對於孩子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培育品德和形成人格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蕊子在玩中長知識

孩子幼小稚嫩的天性就是玩,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學到更多的知識,限製孩子玩的時間,讓她們把更多的時間用在了學習上、課外班上。但是,你知道嗎?孩子在玩中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玩可以使孩子逐漸積累和增長生活閱曆,隻要家長正確引導,孩子就可以在玩中學到家長、老師所教不到、書本上也學不會的知識,玩也可以增加孩子對某種事物的感悟,可謂是一舉多得。

鄰居張太太是個喜歡旅遊的人,隻要一有假期,就全國各地的走。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旅遊不僅陶冶身心,更重要的是增長了4曆,接觸到了不同層麵的東西。所以,待張太太的夠大的時候,張太太就利用寒暑假帶女兒一起出去旅遊。

今年暑假,張太太帶著女兒了北京和上海,在北京,去了長城、故宮、頤和園等名勝古跡。每到一處,張太太都耐心地給孩子講解其中的曆史故事,就拿故宮來說吧:一共有多少個房,一共住過多少個皇帝,這些題對於女兒來說都了如指掌。去爬長城,張太太也給女兒講了其中的--曆史故事,女兒一邊遊玩,一邊掌握了相關的曆史知識,見了世麵,在孩子不多的人生閱曆尚又增加了一筆。

張太太帶女兒去上海的時候,正是在世博會期間。張太太帶著,走-了幾個場館,回到賓館後,女兒就開始不停地問媽媽:“巴西在哪啊?那裏有什麼好玩的嗎?”不停地問題,張太太也耐心講解,她認為,孩子能夠發問,說明對這件事感興趣,所以她要有耐心,不能打擊孩子的求知欲望。回到家後,自覺地寫了幾篇遊記,記錄了此次旅行的見聞,收獲。張太太很高興,並答應要一有時間就帶她去旅遊。對於女孩,家長應該在經濟和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多帶她去外麵遊玩,讓她增長見識,這也是內在氣質的一種錘煉。貌的玩,可說是深藏玄奧。生活中,孩子在玩中,得到了開心,得到了快樂,從而在玩中,才智也得到了鍛煉。小一點的孩子在潮濕的沙堆中,用稚嫩的小手鑿洞或搭橋,開始幾次不成功。可到後來,通過反複的實踐,先是用樹葉鋪墊,效果不佳。繼而,想到用小樹枝撐墊,上麵再鋪以小樹葉,洞和橋再也沒有出現塌陷情況。麵對做成的漂亮的小洞小橋,小朋友高興地拍著小手跳著,笑著,叫著,互相看著,互相教著,互相學著。最後,大家都做出了一個個漂亮的小橋,堅固的涵洞,並把一座座小橋和涵洞連接貫通起來,在小橋上放置幾個行人和車輛,路邊植上幾棵小樹,活靈活顯,富有生機。這就是孩子豐富的想象和得意的創意和實踐。孩子在這種玩中,得到了勞動後的收獲和滿足,且也思考為什麼不借助樹枝和樹葉,單用沙子就做不成小橋和涵洞。通過這次玩耍,在下次類似遊戲中,就會毫不費力氣地很快做成。孩子學會了動腦,學會了思考,學會了簡單的勞動,學會了環境的美化和人與自然的協調共存。稍大點的孩子在玩中既鍛煉了身體,又將所學很好地應用於實踐。如踢足球、打籃球,不但鍛煉了身體,也鍛煉了協調和配合。在小製作中,將現有知識用運於實踐,反複揣摩,最終達到成功。健腦益智,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