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眼中,父母就是他們最初的偶像,他們會以各種方式模仿他們最為崇拜的父母。父母在很大程度上會左右孩子成長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在孩子最需要父母關愛的時候,陪伴在孩子身邊,讓爸爸媽媽的愛伴隨著孩子成長。
6.多給孩子鼓勵的喝彩,少些不滿的噓聲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常常會犯很多的錯誤,大部分家長都會怒火中燒,而且,怒火中燒的程度是隨著孩子的年齡而逐步增長的。在孩子小的時候,學會一點點本事,家長都會欣喜若狂,為孩子的進步鼓掌高興。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對孩子的要求也漸漸提高了。
第一個分水嶺是孩子上幼兒園後,身邊有同齡的小朋友做參照,家長對孩子的態度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很多家長會對孩子說:“你怎麼就是學不會這個呢!我說了多少遍了!你怎麼就記不住呢……”這時候,你可能會傷了孩子的幼小的心靈。所以,在發生類似情況的時候要家長耐心地等待孩子每一點一滴的進步,真的需要家長有非常好的心態和極高的涵養。很多孩子會受到越來越多的責罵,但是,責罵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孩子還是老樣子。對於大人,批評可能是促進我們成長的一個方式,然而,對於孩子幼小的心靈來說,他們不懂得生活的粗礫,生活對他們來說,就是探索,他們要在這個並不熟悉的世界上,一點點的學會,一點點的接受。如果家長用過高的標準來要求孩子,沒有鼓勵,沒有表揚,隻有批評,孩子會漸漸喪失探索的興趣。鼓勵有的時候也是一種信任,孩子不願意辜負信任他的人,為此會調動自己所有的能量,讓自己符合信任者對他的鼓勵。
我一個遠方親戚家的孩子佳佳學東西總是比別的孩子慢半拍,為此,她的爸爸媽媽非常苦惱。佳佳上小學了,就當爸爸媽媽都認為佳佳不會有什麼好成績的時候,佳佳卻帶回了一張100分的試卷。這是一張1 00分的數學測驗的卷子,上麵被老師畫滿了紅色的勾勾。
“這是你的卷子嗎?”爸爸吃驚地問。
“當然是我的,上麵有我的名字啊!”佳佳自豪的對爸爸說。
“佳佳真不錯,告訴媽媽你是怎麼考出好成績的?”媽媽問道。
“老師講課的時候我經常聽不太懂,所以下課之後同學們都出去玩,我就把不懂的地方拿去問老師,老師再給我講一遍,我就全懂了!做作業的時候如果有不會做的題,我就把老師講的課再複習一遍,不會做的題也會做了。所以考試的時候那些題目我都會做,就考了100分了。”佳佳高興地對媽媽說。
聽了佳佳的話,媽媽的眼圈一下子紅了,雖然自己的孩子不算聰明,卻是如此的好學和努力。
“佳佳真努力,是我們的好孩子!”媽媽含著淚說。
有一個當老師的朋友曾經告訴我,在一個學校或者班級,通常有兩種學生最受老師的喜愛:一種是非常聰明而又非常努力,從來不因為自己的聰明而驕傲自滿的;另一種是不算聰明卻非常努力,從來不為自己的不聰明而自卑的。由此可見,努力地孩子到哪裏都是受歡迎的。
作為父母,應該賞識孩子的勤奮和努力,對他們的努力給予最熱情的支持和鼓勵。不要因為自己孩子的不聰明而氣餒,而應該為孩子的不努力而擔心。始終記住一句話:“所謂天才,是百分之一的聰明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很多情況下,父母應該故意淡忘孩子的聰明,而重視孩子的努力,並把這種理念傳遞給孩子,讓他們覺得隻有努力才能獲得父母的認可和誇獎,進而逐步明白一個道理:聰明往往隻能決定一時的成敗,而努力則決定了一世的命運。
當孩子在學習或其他方麵取得優異的成績時,不要把這個成績歸功於孩子的先天優勢,而是把關注點集中在孩子後天的努力上。應該告訴他:
“成績真不錯,這都是努力學習的結果!”
當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好了一件事情後,父母應該這樣賞識和讚揚他:“真是個努力的好孩子!”
我的朋友小張是少年宮的圍棋老師,這段時間,她正在教一批新學生下圍棋。在這批孩子中,有一個叫小剛的小男孩,他學下圍棋非常刻苦,雖然剛開始入門的時候比較慢但後來慢慢進入了狀態,下的越來越好了,她覺得這個孩子很有潛力。
可是,小張發現小剛已經兩個周末沒來學圍棋了,她感到非常奇怪,於是拔通了小剛家裏的電話,接電話的正是小剛。
“小剛,這兩個周末怎麼沒來學圍棋呢?”
“媽媽不讓我去學了。”小剛輕聲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