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性格篇好習慣影響孩子的一生(4)(1 / 3)

2.教孩子有效利用時間去學習

孩子常常會有這種感覺:在相同的時間段,心情好的時候學習效率就高,情緒不穩定的時候,學習效率就低;一天當中,早晨和夜間學習效率高,下午和傍晚學些效率低。可見孩子的學習往往存在一個最佳的學習時機。當然,每個人的具體情況有所不同,有些人早上學習效率高,有些人晚上學習效率高。父母可以讓孩子注意觀察自己的特點,掌握自己的最佳學習時間,然後把重要的學習內容安排到最佳的時間裏。

現在的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從小被家裏人寵著、護著,不懂得尊重別人,以自我為中心,總認為自己受別人的尊重是理所當然的,總以為旁人友好的慰問是虛情假意,總是以為叛逆地做著自認為很有個性的事才是個性格另類。

·他們在和別人打招呼的時候,總會“喂喂的喊個不停”;總喜歡給同學起綽號,並以揭人瘡疤而取樂;·在公共場合,他們旁若無人的大聲喧嘩,亂扔垃圾;·無論外出或歸家,他們從不記得和父母長輩打聲招呼;當看見沿街乞討的落難者或辛勤奔波的民工時,他們往往會嗤之以鼻,避之不及。

如此行為,不僅會嚴重傷害他人的自尊,同時也將為自身的完美品格的塑造設置了障礙,嚴重影響人際關係,使自己在學習、生活、工作的道路上處處碰壁。

一天,媽媽領著兒子走進一家企業樓下的花園,媽媽好像很生氣,坐在長椅上嚴肅地和兒子說著什麼,不遠處,一位老人正在修剪灌木。

過了一會,那位媽媽突然從包裏拿出一張紙巾揉成一團,甩手扔到老人剛剪過的灌木上,老人看了一眼,沒說什麼,撿起那團紙扔到不遠處的垃圾桶內,誰料,那位媽媽又連著扔了好幾個紙團,老人都默默地撿了起來,扔進了垃圾桶。

這時候,那位媽媽對兒子說:“看到了吧,如果你現在不好好學習,以後就和這個老園丁一樣,隻能做些低等下賤的工作了!”

老人也聽到了他的話,走過來說:“這個花園除了本公司員工以外是不能入內的,請問你是這個公司的員工嗎?”“我是這個公司新來的業務主管。”那位母親高傲地說。老人又接著說:“那麼,我想告訴你兩件事,第一,園丁的工作並不低賤,第二,我是這家企業的總裁。”說著掏出了自己的證件,“你的職位被免除了。”

聽到這,那位媽媽癱坐在地上,老人走過來撫了撫男孩的頭,說:

“我希望你明白,在這世界上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尊重每一個人。”

這個故事中的媽媽隻知道教育兒子好好學習,但是,卻不知道教兒子學會尊重。那麼,即使兒子成績優秀,將來學有所成,像他一樣可以有一份體麵的工作,但是,由於沒有養成尊重別人的好品德,誰知道會不會落得和媽媽一樣的下場呢?現在社會中,尊嚴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因此,家長應該采用一些方法教孩子學會尊重他人,因為,維護了別人的尊嚴,就等於維護了自己的尊嚴。

一般說來,男孩的性格都比較急躁,很少有耐心認真聽別人的講話,家長要幫助他改掉這個壞毛病,讓他學會做一個好聽眾,認真傾聽別人說話,讓對方感到被尊重,這樣一來,男孩會得到很多朋友,當然也會得到這些朋友的尊重。

父母應該讓孩子懂得,表現出感激之情是現實對他人尊重的一種方式。例如,當著孩子的麵,稱讚他的班主任工作盡職盡責,業務水平高,還可以聯合其他父母一起為生病的老師製作問候卡,並讓孩子簽上名。這些小小的表示和認可,向孩子傳達的是:這些人是值得尊重的。

3.讓孩子明白尊重是相互的

父母應該告訴孩子:無論你有多麼出眾,也無論你有多麼尊貴,都沒有理由用驕傲的目光去審視別人,也沒有資格用不屑一顧的神情去嘲笑別人。尤其是對弱者和失敗者,更要尊重他們的人格、權利和勞動成果。

懂得尊重別人的男孩,在生活的方方麵麵中,都會展示出一種不凡的風度:

·與長輩交談時,要彬彬有禮,絕不會翹起“二郎腿”;·吃到可口的飯菜時,會對媽媽說出心中的感激;·得到別人的幫助時,從來不會忘記對別人的幫助說聲謝謝;·和朋友交往時,從不刺探對方的隱私,更不在背後搬弄是非;·當聽到同學回答問題出錯時,不要嘲笑,更不要譏諷;·到食堂用餐時,不會把餐桌上搞得一片狼藉;·無意中傷害別人時,真誠地說聲“對不起”;隻有這樣,才能領會尊重的快樂,才能獲得被人尊重的自豪感,才能塑造完美的道德品質,才能處處都有好人緣,才能使人生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