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九曲

轉九曲是陝北民間文藝活動,係黃河傳統文化之一種。這個九曲,來源於“九曲黃河”。九在當地人心中,是最多的意思。

每年春節去陝北拍照,沿途時常能看到農民們轉九曲。路旁的小塊平地上,插著密密麻麻的高粱杆兒,大家提著燈籠,在裏麵走來走去。看起來很簡單,實則名堂多哩。

有一年正月十五元霄節晚上,我們從鄉下回到榆林市裏,聽賓館的人說:晚上在體育場有大型的轉九曲活動。於是當地的文友陪我前往觀看。

偌大的體育場上鑼鼓轟鳴,燈火輝煌,遊人眾多。我首先被廣告牌上的幾行大字吸引住:

一個神秘的傳說

一個薑子牙無可奈何的古陣

一個毛澤東曾參加過的民間活動

這廣告詞很響亮,我不禁笑了。友人將它們的來曆告訴了我。

傳說商朝時薑子牙兵伐商紂,三仙姑給薑子牙擺了個“黃河九曲陣”。此陣法呈方形,陣中有九曲十八道彎,內按三術五行擺成,外用九宮十八卦排列,陣中無直道,九曲皆神奇,不懂陣法,突然入侵者闖進去就轉不出來,迷徑難辨,暗器傷人,十有九死。薑子牙破陣數日不果,一籌莫展,最後隻好請來元始天尊才將此陣破開。

後來,“黃河九曲陣”流傳於民間,發展形成為元霄節別具一格的娛樂活動。

1947春,毛澤東在米脂楊家溝村,曾興致勃勃地與村民們一塊兒參加了轉九曲。

在鄉村,又將轉九曲稱做“轉燈遊會”,是一種社火秧歌。前邊有帶隊的傘頭,他唱著秧歌詞請諸神觀燈,請故亡魂靈觀燈,再請群眾觀燈。儀式完畢,便帶著群眾進入九曲,然後鑼鼓隊,秧歌手跟在其後。九曲陣中栽有361根高粱杆,上邊安放著367盞將蘿卜挖空盛上油加上棉花撚子點燃的小油燈,你若亂竄就會撞了燈柱,撒油汙了衣服。但你隻要順利地從367盞燈下轉出來,就會消災祛病,大吉大利,全年如意。

體育場上的九曲陣采用了新的工具,栽著鋼管拉上電燈,陣中間還有大型火炬。但結構與傳統路數陣式沒有區別,場景則更為壯觀,容納的人更多。

我看到有些年逾古稀的老人,在兒女們的攙扶下,也走入陣中緩緩而轉。看來,這轉九曲其實轉著大家的種種心情和寄托。

友人問:“轉不轉?”

我答道:“轉就轉,咱也體會一下。”

從入口處進去,人仿佛步入迷宮,置身於一片燈海中,不由地神情嚴肅和緊張起來,既快步又不要撞了杆子,一心趕路無暇左顧右看。走著走著眼看前方無路到盡頭,可稍稍一拐又柳暗花明出現一條路。裏邊有長路,有短路;有左拐,有右拐;皆為四方塊陣。許久,終於將燈杆兒轉完,抬頭一看,出口處既是入口處,人又走了回來。

九曲陣的布局真是奇妙多趣,頗費心機。四方陣營中燈杆之間行距、間距相等,據說剛好拐夠99個折彎。它體現了東方民族文化的精髓,是陝北高原民間藝術的經典傑作。

轉完九曲,感覺腳步輕快起來,我說:“今年一定很順利吧。”

友人說:“會的。你的腳步已經沾了陝北土地的靈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