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交響曲
公元一千九百八十三年農曆的正月初四日,安康地區汽車運輸公司汽車站後邊的一閫窄小的房子裏,傳來了一陣陣男女青年歡樂喜慶的叫嚷聲。
一個小家庭又誕生了,誕生在正月的新春之始,誕生在80年代大幹四化的躍進聲中。新郎名叫楊雙喜,是保養場的工人;新娘名叫李安英,在城關一個集體單位當會計。
同學們趕來慶賀了,工友們來討喜糖吃了,窄小的房子裏一下子變得擁擠不堪。大家抽著香煙,吃著糖果,臉上洋溢著歡悅的神氣,嘴裏道說著祝福的詞語。
楊雙喜忙得腳手不閑,端茶遞水,發煙散糖,很好地完成著新郎官的職責他,墩墩實實的中等個子,頭發蓬亂,有點兒串臉胡子,衣扣散著,不修邊幅,一看就知道是個地道的工人。
李安英則比較文靜。她衣著樸實,舉止端莊,微微地笑著,喜悅之中透露著新娘子的羞澀。今天來的同學和工友以前大多都沒見過,她更顯得十分拘束了。
"安英,唱一支歌。"有人提議了。鬧騰鬧騰,開開玩笑,做做節目,似乎從古到今,在結婚的儀程裏都是必不可少的。
"我不會唱。"安英低著頭說。
"她是不愛唱歌。"楊雙喜出來擋駕了,他從牆壁上取下一把小提琴,"我來拉一曲吧"。他舉起提琴,調了調弦,然後揮動弓弦,《新春樂》的旋律回響開了。
這樂曲充滿著喜悅,充滿著歡快,充滿著春意。嚴冰解凍了,春水蕩漾著;百花開放了,馨香漫溢著;馬兒在跳,鳥兒在叫,人們在歡笑......一切都在旋律中表現了出來,啊,音樂這絕妙的藝術,多麼令人陶醉呀朋友們安靜下來,他們已經不是第一次聽楊雙喜演奏了。要知道,楊雙喜早在幾年前就
參加了縣文化館組織的業餘樂隊,去年又參加了工人俱樂部業餘藝術團的活動,登台演奏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李安英眼中閃著光彩,心裏想,沒看出,他還是個外粗內秀的人呢。隨著樂聲的起伏,她也慢慢地激動起來,她覺得,窗上的"喜"字變成了笑臉,嶄新的家俱格外溫暖和親切。這間房子雖然小,但它是我們第一個獨立的家呀,從今以後,人生走上了轉折點,新生活在美妙的樂聲中開始了。
然而,誰料想到,他們這個溫暖的小家,卻隻存在了五個多月,七月三十一日的特大洪峰,將它埋葬在水府之中了。
水情一陣緊似一陣,人們開始慌亂了。楊雙喜跑到江邊去看了看水,知道大事不好,於是趕快跑到大橋頭幾個離水近的同誌家裏去,幫助他們搬家。正搬著,但見水浪已經漲過城牆,從低窪處向城裏漫了,他大叫著"快跑、快跑,丟下東西!"趕著大家急忙撤退。半路上,隻聽身後"嘩嘩"巨響,回頭一看,原來部分河堤和城牆已經決了,幾丈高的大浪撲天蓋地而來,將一排排房子和建築物"呼啦一一"推倒,將正開動的大卡車一下子就掀翻在地。浪頭所到之處,山呼海嘯,勢不可擋。
楊雙喜撒開腿兒往家一陣狂跑。可是,他跑到安運司汽車站大門口的時侯,卻已經遲了。隻見他們那一排住房已被洪濤埋在了水底,連癆脊都看不見了。他心中呼叫著:"安英啊,你在哪兒?"仗著自己會遊泳,便想迎著浪頭劃過去,但旁邊一個同誌拉住他,急健地說:"水急浪大,危險,快上樓!"話未.落,水頭已到腳前,立即淹了腿杆。他一看,水麵上到處是木頭,電杆,亂七八糟,的確劃不過去,隻得與別人一起,趕緊先上了汽車站的樓頂上。
站在樓頂,他一下杲了。但見水頭一尺、二尺、三尺......不一刻就漲上了二層樓,周廚比較矮的房子"呼啦,呼啦"紛紛倒塌,人們呼喊救命的聲音此起彼伏,撕心裂膽。他心裏難受極了:妻子在哪?她還懷著幾個月的身孕啊!還有母親,她住老城裏,那地勢最低,、也最危險。完啦,這一下子全家完啦。他腿一軟,蹲在地上,直想哭,但又哭不出來。
"哎呀!快逃,水上樓頂了。"不知是誰的一聲呼叫,把他從痛苦中驚醒過來。他一看,果然,洪水馬上就漲上樓頂了,樓頂上老一的老,小的小,站著幾十位群眾呢,這裏不糍善繼續留下去,怎麼辦?自己水性好,可以遊出番去,但自己是共產黨員,豈能放下同。誌們:管。想到這兒,他感到責任重大,身上忽然有了勁兒,"呼"地站起來。他觀察了一下局勢,然後召集小汪等幾個同誌,打撈起水中漂浮的木料,又找了一些繩子,迅速綁紮了一個木排,先救出三個人,撐向新城北門口的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