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城縣主
灰綠色的吉普車開足馬力,象隻笨重卻又.輕捷的大鬆鼠,會兒沿著任何岸邊向前疾竄;一會兒又躍上山巔,跌下深穀。公路狹窄,還布滿坑坑窪窪,沿途時而可見翻倒的大卡車和正填石推車的人們。
古普車穿山趟野的功夫,在車類中堪稱冠首了,就這樣,還飛跳了大半天,才駛到一個四山環抱的古樸城鎮一一位於大巴山深處的四川省城口縣城關,又稱葛城。
下車後,住進縣招待所新建的大樓,剛洗罷臉,縣委宋書記即趕來慰問。道安數語;寒喧幾旬,然後客主入席。席間,主人頻頻勸酒,手執獼猴桃酒瓶兒讚言道"這是我們城口縣的土特產,喝了健脾消病。巴山獼猴桃,諸葛亮當年都稱頌過啊!"一聽此話,我們忙問其故,平易大方的宋書記,操著他那川腔土語,講了一段曆史故事。
三國時期,城口曾是蜀國南下長江的要道。有一次,諸葛亮發兵征戰,軍隊行進到這兒,不知是糧草中毒還是什麼原因,突然間全軍將士紛紛染上痢疾,肚子拉個不停,麵色臘黃,身體虛弱,無力邁步。偶然間,一個士兵摘下山中長的獼猴桃吃了,竟然中止了拉稀,於是將士才立即摘下滿山遍野的獼猴桃來吃了,結果都治好了痢疾,繼續前進打了勝仗。諸葛亮聞訊大喜,賞賜給這兒百姓的許多錢財。後來,為了紀念這一事件,城口又被命名為葛城。
聽完講述,飲著獼猴桃甜酒,覺得確實不錯,味道純正,香氣襲人,甜中微苦,請爽可口,不知不覺中人就多飲了幾杯,有點兒醺然才罷休。
回到房裏,宋書記又讓服務員潑了濃茶湍上來,說:"這茶葉也是城口的土產,喝了能解酒,能消乏。你們一路之上辛苦了。唉,璐在,我們最頭疼的就是路、路、有腳無路行不通啊!"你們甭看城口在曆史上有那麼一段小鞔:琴建聞,並且在紅軍革命時期,城口也最早建立過蘇維埃政府,是巴山革命根據地之一。但是,城日人至今生活得還很艱難,關鍵問題就是路。70年代以前,城口全縣沒有一條公路,被崇山峻嶺深深包圍著。我們縣上的領導去地區行署所在地萬縣縣城開會,要步行六天時間呐。有時候開一天會,卻走六天路,啥法子呢?後來總算修了兩條公路,可到地區去也得坐兩天汽車。我們並不是一貧如洗,城口的自然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蘊藏著生漆、術耳、核桃、藥材、竹予等等土特產品,前幾年探明的錳礦,其規模在全國也名列前茅,然而長在山中是石頭,運出去才是錢。我們每年在修路上要花費不少經費和精力。可是路的質量太差,經常出事,我們雖然下決心把本縣境內的路麵修好一些,但城口被外縣包圍著,人家不好好修路就斷了我們的腿。所以有時候搶修塌方,外縣的一個小小施工隊甩手刁難,我們就得派局長、甚至縣長上門去送禮說好話,你看難不難。不過,人民公仆嘛,為建設好城日,我們的縣長就是多低幾次頭,多說些好話也是應該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