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陳寶國與馮遠征:十年風雨打造一對真心兄弟(2 / 3)

從那以後,馮遠征常常聆聽陳寶國的言談教誨,心態也越來越好。馮遠征還漸漸領悟到:每一個角色不可能與演員自身相似,演員也不可能都以本色的表演就能贏得觀眾,所以,不僅要體會劇本角色的心理,同時還需要對於生活本身有相當的了解,這樣才能將一個虛構的人物表現得真實。馮遠征認真地審視自己,並在演技上苦下工夫。

經過多次的磨煉之後,馮遠征融彙各種表演技藝,摸索出一種很實用的表演方法,能把表演、聲音和形體有機地融合,使演員更快地進入狀態,表演也更具爆發力和張力。感到自己的方法漸趨成熟之後,馮遠征便打電話給陳寶國,讓他過來“觀摩”一下。

那天,在訓練室裏,陳寶國認真地從頭到尾看完了馮遠征的“獨門方法”。當馮遠征的所有內容全部結束時,陳寶國依然一語不發,馮遠征的心一下子緊張起來。兩人靜默了幾秒鍾,空蕩蕩的訓練室裏突然響起脆生生的掌聲:“遠征,你的表演太好了,我剛才已經被迷住了。記住,金子不會總被埋在土裏,我相信你終究會有閃光的那一天!”

2002年,馮遠征在《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飾演了總是“打老婆”的暴戾醫生安嘉和。剛剛開拍時,馮遠征曾想把安嘉和簡單地作為一個壞人、一個變態狂來處理,但隨著對劇情和人物的進一步琢磨,他對人物的理解發生了變化,他試著用安嘉和的思維方法思考劇中問題,逐漸找到了這個人物存在的理由。馮遠征說:“最困難的不是怎樣‘打老婆’,而是不斷地在為‘打老婆’尋找理由,讓觀眾相信安嘉和是真實存在的。”

正是在馮遠征的細心刻畫之下,《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裏的安嘉和才栩栩如生。此後,他又在《愛了散了》裏扮演了因生理缺陷而造成心靈扭曲的方凱,在《天下無賊》裏扮演了娘娘腔的劫匪……很快,馮遠征的名氣便在圈子裏響了起來。

就在馮遠征的事業蒸蒸日上之時,陳寶國的人生卻開始被苦惱纏繞。2008年年初,陳寶國領銜主演電視連續劇《子夜》,由於該劇改編自著名作家茅盾的同名小說,陳寶國對此劇十分重視,在自己檔期比較緊的情況推掉了其他作品,全身心地投入到拍攝之中。一次,拍攝陳寶國的一場戲時,本來已經通過了,導演也已經叫停了,但由於陳寶國入戲太深,根本沒有聽到導演的話,繼續演了下去。巧合的是,當時的攝影師也沒有聽到導演的叫停,也在那兒跟著拍攝。這件事被一些媒體抓拍後,再聯係到陳寶國以往很少接受采訪,讓人很難接近的印象,便稱其在片場“耍大牌”,根本不聽導演指揮雲雲,一些網站也紛紛跟風報道。

看到這些負麵新聞到處泛濫,陳寶國感到十分苦惱。得知陳寶國的心情墜入低穀之後,馮遠征在多個場合公開表示:“陳寶國絕不是‘耍大牌’的人,他之所以會出現那些舉動,是因為他一直被角色煎熬,醞釀和積聚情緒時,會讓他壓抑很長的時間。”馮遠征還告訴媒體,自己很清楚陳寶國的為人,他說:“陳寶國的腦子裏隨時都在琢磨著如何能讓人物活起來,因此,他根本就不是‘耍大牌’。”

在多年的影視生涯中,陳寶國總是極力吸收各種表演流派的長處,以真誠的體驗與角色化為一體,塑造出性格各異的銀幕形象,這其中,又由於他演繹了眾多的皇帝形象,因此被一些觀眾稱為“皇帝專業戶”。陳寶國對這一稱呼很不愉快,有一次,在和馮遠征聊天時,他由衷地談到:“這對我來說不是褒義詞,我怕成為‘專業戶’,內心裏總有一種很嚴重的危機感!”

陳寶國的話一下子戳中了馮遠征的心事,他也深有同感地說道:“從影以來,我塑造的人物更為單一,雖然挑戰了一個又一個極限的熒屏形象,但是,‘變態專業戶’的稱呼也在無形中牢牢捆住了我,我更渴望能夠有機會轉型。”

就這樣,兩人越說越興奮,最後,兩人都深深地意識到:演員的轉型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從客觀上來說,人總會由少年到青年再到老年不斷成長。年齡不同,形體和心態都會發生很大變化,因此,轉型就成為一種必然;而在主觀上,每一個演員都渴望不斷突破和創新,在有限的範圍內盡量拓寬戲路,去飾演新角色。

《鋼鐵年代》,讓我們的友情超越血緣

2009年6月,編劇高滿堂找到陳寶國,問他有沒有時間接拍自己新寫的《鋼鐵年代》。《鋼鐵年代》是繼《闖關東》《北風那個吹》之後的又一力作,講述了一群小人物紮根生活,在各種不利條件下頑強克服困難促進生產的故事,還原了新中國成立初期鞍鋼建設發展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