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論摘編
作者:
報業“全媒體”轉型應特別注意四點
1、全媒體界定認知不清。現在看來,對於全媒體還很難下一個準確的定義,但是應該給全媒體一個範圍,做出一個界定。如果還沒有搞明白全媒體是什麼,那麼開展的所謂“全媒體”業務也會是混亂的。
2、對於盈利模式的重要程度認識不足。就以報業來說,如果報業隻是把內容簡單的搬到網上,由於網絡傳播免費的特性,往往使報紙在發行量越來越少、廣告也越來越少的同時,內容也被別人“盜版”了,報業的路越走越窄。事實證明,互聯網時代,報業想僅僅依靠報紙的網絡版來盈利生存是不夠的。
3、電子商務應為“全媒體”轉型中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互聯網時代,報業現有資源與內容的二次開發與銷售也將成為決定報業“全媒體”轉型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全媒體”轉型過程中,通過報業網站或利用報業相關資源進行電子商務應用,可以為報業拓展新的收入來源。
4、不同的媒體應當針對自身不同的特點進行“全媒體”轉型。隨著互聯網時代和科技的發展,行業細分使得報業轉型,尤其是給地方性、行業性報紙帶來了新的盈利增長點與渠道。報業要根據自身特點和優勢進行“全媒體”轉型,切忌盲目開展過多業務。
(匡文波/《中國傳媒科技》)
新競爭環境下
媒體如何重構價值鏈
平麵媒體的新聞專業性正受到微博時代的動搖,而網絡視頻則成為電視媒體的“掘墓人”。對於報紙而言,其出路就在於數字化轉型。
目前的日本日經集團是一個集報業集團、出版集團、電視集團和數據庫集團於一身的集團。收入結構中報紙占58%,而18.9%來自新媒體的收入,18.4%來自出版的服務。在其利潤構成裏,36%的利潤都來自新媒體,一半的利潤來自報紙,隻有7.1%的利潤來自於出版。日經集團的收入規模很大,大概是3000億日元左右,相當於200億元人民幣,那麼,相當於約40億元人民幣的收入來自於新媒體。
日經集團怎麼能有這麼多的新媒體收入呢?日經的網絡媒體和新媒體收入分3塊,其一是日經新聞網,在日本相當於第三或第四大門戶網站。其二是日經Telecom,它的數據庫網站。其三是NEEDS,是一個新聞數據庫。
除了微博和視頻網站,如果說未來還會影響報業發展和報業形態變化的因素,那就是電子商務。因為,現在的企業是通過媒體等多種形式促進其營銷的,但是將來可能越來越多的企業會開展自己的電子商務,進行直銷,廣告也會更多地花在自己的網站以及電子銷售網絡上。這些方麵值得我們關注和探討,這也是思考未來媒介形態變化趨勢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