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報業“全媒體”轉型應特別注意四點等(2 / 2)

(崔保國/《中國新聞出版報》)

2011年中國電子書產業

十大趨勢

2011年初,百道新出版研究院的研究團隊基於對電子書產業格局的理解和把握,列出了2011年中國電子書產業的十大趨勢。

1、電子書1.0市場是整個電子書市場發展中必經的橋梁階段。2、電子書預裝模式走向沒落,產業重心轉向內容銷售模式。3、電子書多平台局麵持續存在,資源分散碎片化加劇。4、電子書平台將出現兩極分化,市場呼喚新型分銷服務商。5、電子書分銷格局中印刷商先天優勢凸顯。6、定價和分成模式決定產業成敗,盜版是市場的噩夢。7、電子書2.0市場的熱鬧依舊,手機圖書閱讀超越PC在線閱讀。8、電子書3.0成為熱點,部分電子書APP將實現贏利。9、電子課本及電子書包開發熱度不減,多家廠商進場博弈。10、電子閱讀器市場將呈現多元化格局。

(百道新出版研究院/《中新網》)

媒體要善用策略傳播

策略傳播,就是在傳播中運用巧妙的策略使傳播的影響力達到最大,實現整體效果的最優化。

策略傳播理念倡導的是巧妙的報道方式方法,追求的是“報得巧妙”和產生正效應。良好的策略傳播,要預測、把握報道的正麵和負麵的影響,強化正效應。無懈可擊的媒體行為,是抵抗不當幹預的基本功;審時度勢,順應社會政治生態環境的事件處理方法,是輿論監督順利進行的有力保障。媒體無懈可擊的行為是新聞的專業要求,更是媒體“策略傳播”的基礎。它是媒體提高自身抗壓能力的根本方式,做到這一點,就要讓媒體在報道過程中做到“有理”、“有利”、“有節”。

“有理”,要求新聞報道在內容上要真實可信、邏輯要嚴密合理,保證新聞的真實、全麵、客觀、公正;在媒體活動中要以法律為準繩,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活動。“有利”,要求新聞在內容無懈可擊的基礎上找到最符合內容傳播和思想表達的形式。“有節”,是對媒體提出的更高要求,它衡量媒體在“新聞性”與“社會性”之間的抉擇。媒體報道是否符合“社會主題”是衡量和評價媒體表現的最基本標準。

(範以錦 張天赦/《新聞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