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報紙新聞文本敘事初探(2 / 2)

第一,零聚焦敘事。敘述者的視點不受任何限製,多適用於一些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的新聞報道。盡管零聚焦敘事賦予了敘述者無所不知的權力,但必須以尊重新聞真實性為前提。

第二,內聚焦敘事。這種敘事隻以某個人物的視點來敘述。記者視角就是典型的內聚集敘事,可以用兩種方式展開:一是采用“記者看到”、“記者觀察到”等格式,向受眾敘述事實來龍去脈;二是采用“我”或“我們”的第一人稱口吻敘述,偶爾見於體驗式報道或個人親曆性報道。

第三,外聚焦敘事。又稱純客觀敘事,指敘述者隻客觀記錄事情的表象,不涉及曆史背景和人物的內心,敘述者也不拋頭露麵,不作任何推測和判斷,也不作過多的解釋和幹預,甚至杜絕使用“記者看到”、“記者注意到”之類的表述。通常適用於短消息或搶時效的突發性新聞,甚至於一句話新聞和標題新聞。

3、敘事話語的規定性

第一,書麵話語形式。報紙新聞作為一種書麵話語形式,必須符合書寫和印刷文本的一般性限製或要求。寫作必須符合書麵語規範,句法和用詞必須準確。另外,由於報紙新聞以紙張為載體,所以它的篇幅長短、文章結構、字號選擇、字體搭配等應符合紙張排版要求和受眾閱讀習慣。

第二,話語製作快速。在傳播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記者紛紛使用先進的傳播工具來采寫、編發新聞,以求在新聞時效上先發製人。總的來說,講求敘事速度是新聞話語最明顯的特征之一。

第三,以公眾為讀者對象。報紙新聞的讀者是廣大的社會群體,個體雖存在差異性,但在一定層麵上可以共同分享社會的知識、信念和價值觀念,於是報紙就具備了大眾傳播的特點。

第四,話語的非個人化。從表麵上看,新聞稿件似乎是由某個記者單獨寫作而成的,其實不然,每一篇新聞都是報社製度化運作下所產生的作品,通常也不表達個人的觀點。

話語需要某種標誌性的、固定的結構形式,這種結構形式可以用圖式來界定。大多數話語類型都有著固定的、約定俗成的圖式結構,同樣,新聞文本中也隱藏著一個固定的、約定俗成的圖式,本文稱之為“新聞敘事圖式”。筆者認為,在新聞傳播實踐中,無論是記者還是讀者,都在不知不覺中運用這一圖式來製作新聞和理解新聞。因此,新聞敘事展開更深層次的研究可以使報紙新聞發展更加深入與多元化。

參考文獻

①Schramm W:《The Nature of New-s》,Journalism Quarterly,1949,26(3):56

②譚君強:《敘事理論與審美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50

③楊先順,《試論新聞寫作的敘事角度》,《新聞大學》,2001(2):36-39

(作者單位:淮北日報社記者部)

責編:劉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