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單一走向多元(2 / 3)

2000年《七彩路》第四次改版,每天下午5點25分在安徽衛視播出,周一到周五播放動畫片,周六是針對小學生的演播廳遊戲益智競技節目,周日是播出對象為3—5歲小朋友的幼兒節目,節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在這個時期電視熒屏中的少兒節目越來越豐富多彩,節目類型越來越多樣化,對主持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節目主持人不同於一般的播音員,需要創造性工作;播音員一般不參與節目的前期采編和後期製作,節目主持人要參與節目製作的全過程,因而欄目需要有自己相對穩定的節目主持人,《七彩路》欄目終於也開始有了自己專職的主持人——麗莉姐姐。主持人同時也是欄目的編導,主持人深入到節目每一個環節中,策劃、采訪、主持、編輯製作,成為節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時候主持人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鍛煉,有了很大的發展和提升空間。主持人深入到專題片的製作中,通過主持人的現場串聯將整個專題片變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報道新聞事件中主持人又是一名記者,為觀眾報道事件發生的全過程;在演播廳的遊戲競技節目中,主持人是遊戲穿針引線的人,主持人是孩子們的朋友、老師、大哥哥大姐姐,不再僅僅是編導的傳聲筒,主持人的風格也較以往變得自然活潑更有生氣和朝氣。有人說做少兒節目的主持人比做其他節目類型的主持人容易,原因是少兒節目的主要受眾是未成年的孩子,他們的知識含量和理解能力非常有限。事實並非如此,2歲的孩子就有選擇自己喜愛電視節目的意識,到了3歲他們可以拿著遙控器隨意選擇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相對於成人來說,孩子的耐心差,對節目的內容以及形式要求更高。作為一名少兒節目主持人,如果不學習兒童心理學,不了解每個年齡階段兒童的興趣喜好、性格發展、情感需要,就不可能吸引他們的視線,讓他們成為你的忠實觀眾。正是這樣,這一階段的主持人都能夠較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狀態,都能夠提前研究節目做足功課,注重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沉下心研究自己的角色定位,給廣大的少年兒童留下了較深的印象。

五、第五階段:多元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電視節目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電視行業也在不斷地向前發展,並以其更加豐富多彩的內容和獨具魅力的表現形式吸引著受眾。在這個時期,從中央到地方的少兒頻道象雨後春筍般地發展壯大起來,少兒節目多了很多可以施展拳腳的空間,各種節目類型均有涉獵,動畫、少兒新聞、嬰幼兒、親子家園、益智競技、綜藝娛樂、訪談等等,隨著節目的不斷發展,少兒節目主持人的隊伍也越來越壯大,各種類型的主持人也不斷地湧現,可以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再僅僅局限於哥哥、姐姐型,有了老師型、專家型、卡通型、朋友型等等。安徽電視台雖然沒有成立少兒頻道,唯一的少兒節目依然是《七彩路》欄目,為了適應新的收視要求,欄目這些年不斷的改版創新,製作播出了大量觀眾喜歡的節目,也多次獲得了金童獎等全國少兒節目最高獎,隨著節目不斷改版對節目主持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不斷適應新節目新標準。

2002年《七彩路》第五次大改版,由安徽衛視調整到安徽經濟生活頻道播出,每周一期50分鍾,周日17:00播出。欄目注重整體形象和整體格局——由孩子們喜愛的麗莉姐姐、天天哥哥帶領他們走進更加豐富多彩的電視節目。欄目以4-14歲的少年兒童和他們的家長為主要收視對象。在節目的導向上,突出了節目“益智、益善、益美”的宗旨,鼓勵少年兒童“創造、創新、創舉”,讓少年兒童和關心少年兒童成長的人們能在優秀的電視節目中共同受益一起進步。

2006年欄目組全體人員經過反複研究目標受眾的興趣、心理特征、收視習慣等諸多因素,最終確定了“娛樂先行、寓教於樂”的節目基調。《七彩路》的改版也已經成為常態,節目的總體風格相對固定,小版塊更依觀眾的要求和收視情況經常變化,播出過的版塊有《真真假假》、《星星狀元榜》、《超級任務》、《明星插班生》、《大小闖天關》、《明星寶寶秀》等等。

主持人是節目的靈魂,主持人的風格必須與節目的氣質保持一致才能使節目更完美。《明星插班生》在節目中每期邀請兩位在省內外享有一定知名度並深受孩子喜愛的電視、廣播節目主持人,讓他們與孩子們一起遊戲、競技,充分開發資源,利用明星效應提升欄目的知名度,利用合理的編排手法、超炫的後期製作充分調動觀眾的收視欲望,借力發力迅速提升欄目的收視率。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經過全體欄目組成員的共同努力《明星插班生》係列節目播出後,取得了不俗的收視效果,同時段排名均位列前茅。《明星插班生》要求主持人是角色化的演出,兩個主持人一個擔任聰明漂亮的班長,一個擔任神經質的班主任,在節目中又要有小品遊戲的演出,所以對於主持人的要求不僅引導整個節目的進程也要有角色化的扮演,主持人的風格輕鬆、搞笑、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