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網絡輿論的形成解析網絡傳播影響力(1 / 3)

——以超女王貝“整容門”事件為例

傳媒e時代

作者:王德輝 王曉雪

【摘要】隨著網絡媒體的不斷發展,網絡輿論對網絡傳播產生的影響日益呈現並不斷擴大。網絡輿論是通過在互聯網上具有不同觀點的各大派別的公眾有充分自主話語權對某一焦點話題所表現出來的,有一定網絡傳播影響力的、帶傾向性的意見或言論。本文從“超女王貝事件”入手,試圖從公眾網絡輿論的形成理性思考網絡傳播影響力。

【關鍵詞】網絡輿論 網絡傳播 超女王貝

一、事件回放

王貝,湖北省仙桃人,畢業於武漢音樂學院,曾入圍2005年超女成都賽區20強。2010年11月15日上午,王貝母女走進了武漢某整形醫院,接受麵部磨骨手術,結果簡單的手術卻出現了意外事故,經轉院搶救無效死亡。超女王貝整形意外身亡事件,是繼羅玉鳳事件和“我爸是李剛”事件後,又一網絡輿論的熱點話題。

對於超女王貝的死因所引起的一係列問題,網絡媒體首當其衝的成為了公共輿論的主導陣地,數以百計的具有共同認同感的公眾參與到了網絡傳播,成為網絡媒體信息來源的參與者和接受者。網絡輿論對超女王貝“整容門”事件真相的揭露和解決起到了推動性作用。

二、超女王貝“整容門”事件中網絡輿論形成的三個階段及特點

(一)網絡輿論定義

網絡輿論是社會輿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網絡傳播的一個重要方式,而且網絡輿論是社會輿論在網絡這個擬態環境中的集中體現。不同的學者從不同方麵對網絡輿論有著形形色色的定義:

網絡輿論是在互聯網上傳播的對某一焦點事態所表現出的、多數人的、有一定影響力的共同意見或言論。①

網絡輿論就是在互聯網傳播的公眾對某一焦點所表現出的有一定影響力的、帶傾向性的意見或言論。②

網絡輿論是公眾對於公共事務通過信息網絡公開表達的具有影響力的意見。③

筆者認為:網絡輿論就是借助互聯網這個擬態環境下的中介,大量的網絡公眾基於對某一焦點或共同感興趣的有影響力的話題,自發形成的網絡群體進行自由討論、交流意見,以達到滿足廣大公眾的心理需求和網絡傳播的目的。

(二)超女王貝“整容門”事件中網絡輿論形成的三個階段及特點

上述網絡傳播的定義都揭示了網絡輿論形成的三個階段。首先是網絡輿論形成的起點——焦點、熱點、敏感性話題引起關注;然後,網絡輿論形成的中間環節——焦點、熱點、敏感性話題網上討論擴散。具有共同興趣愛好的網民通過互聯網進行新聞組回帖、BBS論壇、電子郵件、聊天室、個人網站、微博等多種形式和多種渠道的網絡傳播形式,各抒己見,進行評論和抨擊。最後,網絡輿論的最終達成——意見的整合。通過意見的交流與磋商、認同與融合,大多數網絡群體達成了共同的認識,並對事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1、事件最早曝光於網絡媒體,圍繞其展開的輿論開始登上網絡舞台。超女王貝因整容而不幸身亡的消息並非是在王貝身亡後迅速及時公開的報道給廣大受眾的,而是在一周後2010年11月23日晚,網上流傳一則消息“24歲成都超女王貝武漢整形致死”,@DukeKO在網上寫道:11月15日上午,王貝母女走進了武漢某整形醫院,手術出現了意外事故,王貝經轉院搶救無效死亡。擁有網絡話語權的網民@DukeKO在網絡上傳播的一席話,吸引了網絡公眾的注意,為超女王貝“整容門”事件拉開了序幕,使這一話題登上了網絡輿論的舞台。隨後,華西都市報記者先後采訪了王貝的圈中好友,同為2005年成都超女20強的文瑤證實了王貝去世的消息。然而,當華西都市報記者撥通了武漢那家整容醫院外線電話時,接線員聲稱:“關於我們醫院的消息,我當然知道,這是謠傳”。次日,在該整形醫院的官網上並沒有對此事做任何文字解釋。在相關網站上看到,該整形醫院曾成功打造了“武漢第一人造美女曹丹丹”、“中國第一整形女主播曾情”。基於該醫院對王貝整容致死消息的封閉,以及對此事件該醫院不負責任的態度,引起了大量網民強烈的不滿,網絡成了他們表達自己情感和發泄不滿的一個輿論工具。網易論壇把此事件放在了熱點話題裏,且瀏覽量達到上萬次、評論無數。圍繞超女王貝“整容門”事件而展開的討論刹那間迅速占領了各個網站、網絡社區、新浪微博、百度貼吧、個人網站的大塊版麵。至此,關於超女王貝“整容門”事件的網絡輿論態勢初見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