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編劄記
作者:李生正 劉寶
【摘要】地方晚報的新聞資源相對短缺,特別是“亮點”性的本地新聞更是“稀有”。如何有效利用和挖掘有限的地方新聞資源,使之實現最佳配置,獲得最大的社會效應,出路在於做好策劃性報道。本文以《潁州晚報》2010年新聞策劃為範本,探討地方晚報在日益競爭激烈的競爭中,應如何準確把握新聞,從而提高媒體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關鍵詞】新聞策劃 定位 提高競爭力
在媒體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翻開同一地方的報紙,打開各個電視頻道,收聽不同的廣播電台,人們不難發現,不少新聞及節目都似曾相識,但就同一新聞事件所進行的報道,不同的報紙、電視、廣播又各有所長。在新聞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的今天,如何才能突圍,爭奪到受眾的眼球,實際上是新聞策劃這隻“看不見的手”在發揮作用。
作為一種嚐試,《潁州晚報》從2010年7月份正式成立新聞策劃室,抽調各部門骨幹力量,針對時下熱點新聞、突發事件以及重大報道進行有針對性的新聞策劃,一方麵提升新聞資源的傳播價值,另一方麵提高媒體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如今已經初見成效。
策劃一炮打響
古人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倘若沒有事前的計劃和準備,便很難把事情辦成功,新聞報道的策劃亦是如此。進行有較大影響的新聞策劃報道,既是加強新聞宣傳效果的需要,也是新聞工作者所樂於為之追求、為之奮鬥。一個新聞單位,隻有上下一心,都樹立了強烈的策劃意識,新聞報道才能更有預見性和計劃性。
去年7月份,醞釀已久的潁州晚報新聞策劃室正式成立,由晚報三位副總編領銜,分別從記者部、專副刊部抽調5名骨幹力量組成,於每周五下午舉行每周一次的策劃會,對下一周的重點新聞報道進行策劃,集眾人之智,盡最大可能挖掘新聞資源,形成報紙的看點和賣點,提升報紙的影響力。
在舉行第一次策劃會時,正值省統計局召開新聞發布會:2010年上半年,皖北“錢袋子”鼓得很快,經濟發展態勢看好。而這則消息也引起了省內主要媒體,甚至中央媒體的爭相報道。為此,策劃室的成員認為阜陽近年來發展也很快,社會經濟也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可以針對上半年的經濟態勢,推出一組重頭新聞報道。
經過成員們的討論,這組新聞報道被定名為“跨越”,並決定放在新聞版推出。由一名副總編統籌,抽調骨幹記者,就阜陽上半年經濟解析、規模工業、零售業、招商引資、外貿出口以及民生支出等方麵推出一係列稿件。
曆經半個多月的采編,8月10日,“跨越”組稿正式刊登,得到讀者的讚揚和報社的好評,這組稿件不僅響應了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而且起到了激發幹勁、促進發展的重要作用。同時這組新聞策劃,也獲得了報社當月好策劃獎,使得晚報大策劃一炮打響。
策劃讓報紙貼近民生
策劃不僅僅局限於重大題材,其實普通百姓關心的話題,也可成為新聞策劃的對象。比如去年7月下旬,高溫酷熱的天氣接連出現,甚至長時間停留在35℃以上,使得市民生產生活受到了影響。針對這種高溫天氣,晚報策劃室適時推出了“高溫”的係列策劃。
7月30日,潁州晚報首先推出了《我市目前進入“桑拿天”》的頭版導讀稿件;7月31日和8月1日,又先後推出了《太熱了!!!》和《高溫,也可以這樣快樂》的頭版圖片;8月3日,再次推出4個整版的《高溫繼續“考驗”市民》的組稿,以“保障”、“堅守”和“夏韻”為版題,進行了深入報道;8月5日,以《阜陽還得再蒸幾天桑拿》組稿收尾,並在“今日關注”的版麵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