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央蘇區時期《紅色中華》報標語口號研究(3 / 3)

四、《紅色中華》中標語口號的特征

《紅色中華》中的標語口號是報紙的重要內容和編輯手段之一,同時也是時代的產物。在特定的時代之下,它體現出了自己的特征。

1、強烈的政治傾向

中央蘇區處於強烈的內憂外患的處境之中。在外有空前的民族危機和國民黨不斷的武裝進攻,在內是大大小小的會匪武裝和落後的鄉村社會。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共產黨和蘇維埃政府既要“攘外”,又必須“安內”。在特殊的時代之下,《紅色中華》中的標語口號也被賦予了強烈的政治傾向,即一切以發展蘇區、保衛蘇區為根本。

所以,《紅色中華》中的標語口號一方麵大力號召蘇區民眾參加蘇區建設、擴大紅軍,彰顯蘇區建設成就;另一方麵,又不遺餘力的披露國民黨和各帝國主義國家的罪行,高呼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績。這樣做的目的,在於表現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改變中國人民的命運;國民黨必然滅亡,各帝國主義也必然在社會主義的力量下全線崩潰。強烈的政治傾向,使得《紅色中華》中的標語口號雖然在不斷變換,但是其核心卻未曾改變。

2、“一麵”說理

“一麵”說理的技巧,是《紅色中華》中標語口號的另一個特征。按照現代新聞報道的原則,媒體應該平衡報道,給各方發言的權利。但在當時的環境之下,作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機關報的《紅色中華》是不可能做到“平衡”的。

《紅色中華》中的標語口號的“一麵”說理,就是社會主義的東西都是好的,資本主義、封建主義的東西都是壞的。對於“好”的東西,《紅色中華》標語口號局限在蘇維埃區域的各項建設、紅軍建設、白區民眾的各項鬥爭以及蘇聯的一切行為;對於“壞”的東西,《紅色中華》局限在國民黨的一切行為、各帝國主義國家的一切行為及蘇區內不符合蘇區建設的一切行為。

結語

標語口號都是時代的產物。《紅色中華》中的標語亦如此。《紅色中華》的標語口號是其版麵安排的重要元素,同時也傳遞著重要的信息。《紅色中華》是標語口號的發出者,它不僅僅是一個傳遞新聞信息和評論的媒體組織,同時也是黨和蘇維埃政府序列中的一個成員。發布標語口號,是《紅色中華》對蘇區民眾、各級政府成員以及軍隊的呼喊和號召,同時更多的體現了《紅色中華》在蘇維埃建設過程中的參與性。它不是一個旁觀者,而是一個參與者。

【本文由“陝西師範大學研究生培養創新基金”資助(項目編號:2010CXS036)】

參考文獻

①周偉主編:《標語口號:時代呐喊最強音》【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3

②陳信淩,《江西蘇區標語的傳播學分析》【J】,《新聞與傳播研究》,2005,12(4):35-39

③朱自清:《標語與尺度》【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4

④《紅色中華》,創刊號,1931-12-11

⑤《特別通知/關於紅色中華的通訊員問題》【N】,《紅色中華》,第四十九期,1933-2-4(4)

⑥列寧 著,楊春華、星華 編譯:《列寧論報刊與新聞寫作》【M】.北京:新華出版社,1983

⑦方漢奇主編:《中國新聞事業通史(第二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

⑧程沄主編:《江西蘇區新聞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

⑨《中宣部關於黨的宣傳鼓動工作提綱(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日)》,《中國共產黨新聞工作文件彙編(上)》【G】.北京:新華出版社,1980

⑩餘伯流、淩步機:《中央蘇區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⑾《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與人民委員會對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的報告》【N】.《紅色中華》,第二次全蘇大會特刊第三期,1934-1-26(4)

⑿《六月份各縣退還公債總結》【N】.《紅色中華》,第九十一期,1933-7-5(3)

⒀周曉虹:《現代社會心理學:多維視野中的社會行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⒁⒂⒃⒄【法】古斯塔夫·勒龐著,馮克利 譯:《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⒅【美】E·M·羅傑斯 著,殷曉蓉 譯:《傳播學說史——一種傳記式的方法》【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

⒆【美】Elliot Aronson,Timothy D.Wilson,Robin M.Akert著,侯玉波等譯:《社會心理學》(第五版·中文第二版)【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

(作者:陝西師範大學新聞學碩士研究生)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