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喝過加鹽的茶。”
“其實,我覺得在茶裏加點馬奶會比較好喝。”
殷其雷心裏在想,茶裏加鹽,尚且說得過去,若是加上馬奶,還有茶的味道嗎?要知當時的馬奶幾乎沒有經過加工處理,散發一股濃重的臊味,殷其雷曾在回鶻會館喝過馬奶酒,真心不習慣馬奶的味道。但是他也深知,每個民族的生活方式不同,飲食口味自然有所差異。
茶肆似乎十分熱鬧,大家都在談論一件事:禦駕親征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回師途中暴斃身亡,永康王耶律阮被將士擁立為帝。
坐在旁邊一桌的老者歎息:“看來,契丹又要內亂了!”聽他話裏意思,似乎契丹經常內亂。
又一桌的後生問道:“老人家,你這話怎麼講?”
“上京還有一位皇太弟耶律李胡,如今耶律阮做了皇帝,耶律李胡豈肯善罷甘休?”
“正是正是,老人家高瞻遠矚。”
“當今太後述律平寵愛幼子耶律李胡,這件事她老人家也不會答應,依老朽看,過不了多久,述律平便會派兵討伐耶律阮。”
後生見那老者氣度非凡,不敢失了禮數,上前作了一揖:“在下典章,不知老人家尊姓大名?”
“老朽複姓北冥,單名一個鯤字!”
一見典章的打扮,也看得出他是江湖中人,他自然也知如今的江湖格局:江南一莊,天外雙城,嫏嬛三脈,武林四家,龍蛇五雜,輪回六煞,七家八姓,九山十寺。武林四家,分為東方、南宮、西門、北冥四大世家,北冥鯤正是北冥世家的前任當家。
典章唬得不行:“在下有眼無珠,不識高人,失敬失敬。”立即叫來夥計,將北冥鯤的茶資算在自己賬上。
北冥鯤微微一笑:“多謝!”
北冥鯤生性散淡,喜歡遊曆山川,就將偌大家業一股腦地拋給長子北冥拓,自己逍遙自在。剛剛過完六十大壽,東方世家的公子東方之日前來拜壽,他有意要將小女北冥綠漪許配給他,也算了了一樁心事。但是東方之日這小子偏偏不識好歹,說什麼與“七家八姓”中的洛陽竇家定下了親,不能再娶旁人。北冥鯤不禁惱火,他這是幾個意思?竇太歲不過做了中原朝廷的西京觀察使而已,他的女兒竇十娘不過會使兩杆破花槍而已,哪裏及得上北冥綠漪足智多謀?但是北冥鯤也不能拉下老臉強迫東方之日來娶自己女兒,仿佛搞得自己女兒嫁不出去似的,隻能在心裏暗罵東方之日瞎了狗眼。
北冥鯤一肚子的悶氣,在家裏也待不下去,就到上京逛逛。偶然得知耶律德光暴斃的消息,北冥鯤便知契丹又要開始動蕩了。這麼多年,契丹表麵看似風平浪靜,其實一直暗流湧動。
——這裏需要交代一下背景。
契丹本來實行選舉製,每隔三年便由八部酋長共議,選舉一位可汗。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出身迭剌部,依靠自身的實力,連任三屆可汗。阿保機身邊漢人謀士眾多,逐漸受到漢製影響,決定改選舉製為世襲製,這樣他的子孫千秋萬代都能掌握契丹最高領導權。他的這一決定,得到他的妻子述律平——也就是當今契丹太後的大力支持。
但是八部之中的其他貴族就不幹了,本來實行選舉製,他們及其子孫都有可能登上可汗之位,大家公平競爭。倘若改成世襲製,他們可就一點機會都沒有了。首先,阿保機的諸位兄弟開始反叛,先後三次,史稱“諸弟之亂”。阿保機平定內亂,但念於手足之情,不忍對兄弟下手。但是述律平卻為他下了決定,斬草除根,轟轟烈烈地實行一次大清洗活動,剿滅迭剌部各方反對勢力。
接著,契丹其他七部又開始策劃推翻阿保機,終於逮到機會,在阿保機征討黃頭室韋回師路上,設下埋伏。阿保機不敵,自動辭去可汗之位,遷徙灤河一帶,七部這才罷休。阿保機依靠漢人謀士,模仿漢地建起一座城池,大力生產鹽鐵。七部缺鹽,每年都要依靠阿保機供給。
這段時間,阿保機隱藏野心,韜光養晦,與七部相處十分融洽。述律平認為時機成熟,便向阿保機獻計,擺出鴻門宴,由阿保機出麵向七部說:“我有鹽池,每年供給各個部落,你們隻知吃鹽方便,卻不知鹽池也有主人,你們應該來犒勞犒勞我和我的族人。”七部酋長被阿保機長期以來做出的假象迷惑,一時麻痹大意,沒有發覺他的陰謀,認為阿保機提出的要求也是十分合理,所謂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於是,七部酋長就帶著酒肉和牲畜前往迭剌部,當然,此刻他們沒有防備阿保機,身邊帶的人也不多。阿保機熱情地款待他們,喝得爛醉如泥,述律平忽然帶著刀斧手出來,將七部酋長殺死當場。
至此,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