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急流上的榻榻米(1 / 1)

在網上看到京都近郊這個叫“鞍馬·貴船”的風景區,已然心動。

到達後一直猶豫該不該去,因為資料講明是要爬山,問民宿老板娘的意見時,她劈頭就問:“孩子們能走多遠的路?”一切似乎在暗示,此行並非易事。

爬山不是問題,酷熱才是重點。考慮了幾天,跑過了許多地方,見孩子們都漸漸適應了酷熱的天氣,於是找了個堂皇的借口:貴船每年夏天5月到9月,都有此處獨有的川床料理和流水麵,過了季節就吃不到啦!這個看似非去不可的理由,讓我決定帶著三個孩子去爬山。

鞍馬跟貴船其實是兩個地方,中間有座大山隔著,兩地相距的隻是一個火車站,但要用腳從鞍馬走到貴船,或者從貴船走到鞍馬,卻要翻一個山,耗上最少兩小時。

你大可以在鞍馬站下車在那裏看看,然後再乘幾分鍾車到貴船站又下車看看。當然,這兩個景區連在一起是有原因的,因為最美的風景、最獨特的故事,隻有爬過鞍馬和貴船中間的那座大山,才能看到、體會到;吃點苦才能欣賞到美景,是遊覽這兩處地方的最大樂趣。

在鞍馬站下車後,我們在地圖前駐足,我比劃著:“從這裏,攀一座山到貴船,誰能走完全程,到了那裏我就請誰吃流水麵……”

為了一頓看似遊戲的飯,女兒們雀躍地上了“賊船”,一走便是兩小時。上山走了一半的路,小女兒就快哭了:“走不動了,真的走不動了!”倒是沉默的二女兒愛上了沿途那片杉林,邊走邊舉起相機拍下那些樹根的大特寫;大女兒原本走得慢慢吞吞,隻因為森林中一隻掉在她臉上的蜘蛛,忽然越走越快。

連哄帶騙地把原本說走不動的小女兒鞭策上了路,這孩子後來竟大發神威、一馬當先地跑在最前頭,再次證明孩子的潛能都是在山窮水盡的情況下逼出來的。

“看到貴船川啦!”我們一直聽著水聲走,終於攀過了一整座山,抵達京都著名的避暑勝地“貴船”。沿山再攀上“貴船神社”的路,紅燈座配上翠綠的楓葉,是我見過的最美麗的山川風景。

神社旁有條湍急的河名叫“貴船川”,奔騰流水之上竟建起了一間接一間的料理店來。

顧客都在建於急流上的榻榻米上坐著用膳,頗有水上大排檔的感覺。從山上流下來的河水特別冰涼,客人席地而坐,在水上吃懷石料理,是為此地獨有的“川床料理”。

這種吃法,賣點不在食物,而在環境。不用冷氣,無須冷飲,便讓暑氣盡消,大概隻有吃過川床料理的人才會領略個中奧妙。

外麵的氣溫明明是33℃,但一坐進川床的範圍內,頓時如同進入秋冬的深山,一股山川寒氣直闖心房,比起空調的人工化,這裏的涼意是饒富生氣的清爽。

川床料理之外還有流水麵,一樣是坐在河川上的榻榻米上,吃法是麵條從管子裏沿著山水衝出來,考的是筷子功,手快有的吃,手慢沒的吃。

吃川床料理太費時了,我們挑了好玩的流水麵來吃,每位1 200日元,大人小孩同等價位,四個人開銷4 800日元,折合約港幣430多元,規定15分鍾吃完這頓隻有淨麵的午飯,貴是貴,就當是嚐新避暑了!30多度的氣溫下,等了半個鍾頭,吃了十分鍾就冷得全身起雞皮疙瘩了,原來河川上是這麼冰涼舒爽的。

辛苦嚐得世間食,女兒們從愁眉苦臉走到豁然開朗,一頓快餐,攀過一座山來吃,苦盡甘來,滋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