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以後,還去看櫻花嗎?(1 / 1)

幸好,謠言出現的前一天,我剛剛買了鹽。

“吃得了這麼多嗎?”我問。

“誰說是用來吃的?拿鹽洗菜、洗衣服、洗澡……可以洗去輻射呀!”

我想起了留守在福島核電站的那50位死士,這幾天,他們大概連洗臉的機會都沒有。

有大埔區議員甚至得意洋洋地告訴記者,他家已經儲存了53罐日本奶粉,還事不關己地推卸責任:“不是我刻意囤積的,而是親友好心幫我買的……”我想起日本東北部災區避難所裏沒奶喝、沒被子蓋的老弱婦孺,他們在危難中瀕死,而我們卻在安逸中囤貨。

知道我一家大小都是“哈日族”,便早有親朋好友來電警告:以後不要再去日本了,不要再吃生魚片了,“出前一丁”也別吃了……

注意:大家用的字是“以後”,仿佛關於這個國家的一切,從此將在我們的生命中消失了一樣。

曾經,“日本製造”這四個字,是優質,是貴價保證;今天,這四個字卻成了詛咒,像麻瘋病菌一樣,聞者顫栗,見者逃竄。

就連廣東核電局什麼的都跑出來“起哄”:“福島核電站的冷卻技術用的是30幾年前的落後設施,我們廣東那些是最新的科技,比他們先進百倍……”

嚴謹強大如日本,一秒之間卻淪為世人眼中的可憐蟲。可看看我們那幅雄雞地圖上密密麻麻的核電廠分布圖,除了那句“自求多福”,我們還希冀什麼?

春天來了,因為孤寂,因為被遺忘,因為再也沒人敢來賞櫻花……還因為沾上的灰燼帶有一點輻射,今年的櫻花,將更淒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