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5章 抱著“地球”上廁所(1 / 1)

一直想找個地球儀,大大的,最好是能放在地上的,安置在家中。

書店、文具店、百貨公司都走遍了,原來想找一個稱心的地球儀一點都不容易。

香港店鋪的模式千篇一律,裏麵賣的東西也千篇一律,從Hello Kitty(凱蒂貓)、Sugar Bunny(糖兔寶寶)到鬆弛熊,從鉛芯筆、記事本到筆袋……個個商場、間間店鋪的貨架上,來來去去都是那些商品。

“請問有沒有地球儀?”

換來的一律是店員一臉怪異的表情加上搖頭擺手,仿佛遇見史前怪物一樣。

偶有出售的,隻是那種放在桌子上的小地球儀,簡直是鹹豐年代的款式,輕飄飄的,不及我小時候在國貨公司裏看到的古雅結實。

“你可以去找文化用品商訂購啦,現在很少有人進貨了,一個那麼大的地球儀又占地兒又沒有人買。”文具店老板好心地勸說。

那次到泰國旅行,隨街亂逛,竟在一家賣木製品的小店遇到了一個木製的落地地球儀。800多港幣,以手工和木料來說不算貴,隻是那時是帶著孩子度假,不想無端負重,於是考慮良久最終還是沒有買下來。女兒們一直不願意走,把玩著地球儀轉了一圈又一圈。

回港後一直後悔,因為再也沒見過如此精致古樸又實用的地球儀。

內地應該有比較多的款式,我想。但除了書城,我不太會找門路,最終還是在深圳隨便買了個小小的,當是圓了孩子們的地球夢。

想要一個大地球儀是女兒們的心願,她們常常耳聞目睹許多國家、許多城市的名字,尤其在電視新聞後麵的“瞬間看地球”節目裏看到一些聞所未聞的地方,由媽媽東南西北地講解後她們總是覺得不過癮,打開地圖看又嫌不夠立體,於是找一個大大的地球儀來比劃才是最好的一堂通識課。

“巴勒斯坦?是不是寫錯了?不是巴基斯坦嗎?”

“說梵蒂岡是全世界最小的國家,為什麼在地球儀上好像挺大的呢?”

二女兒最近連上廁所都捧著地球儀。一個會動的小球,代替了小小百科全書,陪著她蹲馬桶,十分鍾的工夫,便走了一趟歐洲。

美中不足的是這個小地球儀上寫的是簡體字,又沒有附英文,但孩子能把七大洲四大洋之內的國家名字、位置銘記在心上,已經是一次很豐盛的眼睛旅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