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駿:懸疑作家說懸疑越說越懸
前麵
01
問:讀者對懸疑小說家最大的誤解是什麼?
蔡駿:懸疑小說家往往被認為是寫故事或者地攤文學的,這是一種偏見和誤解。事實上,真正優秀的懸疑小說達到甚至超越了嚴肅文學的高度,完全可以躋身於經典之列。
02
問:你自稱“靈感的寵兒”,最近一次天馬行空的想象是什麼?
蔡駿:應該是在《生死河》創作中,大膽地運用了一些哲學、玄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知識,這和我之前的作品相比有一定難度。
03
問:如何看待斯蒂芬·金、希區柯克的作品?
蔡駿:斯蒂芬·金和希區柯克的作品之所以能夠被大眾所認可,是因為其並非停留在恐怖或者驚悚元素的表麵,更多的是在挖掘人性之中複雜的、陰暗的,甚至可以說是殘忍的一麵,這樣的作品更具深度和思想性。
04
問:懸疑小說與其他文學作品相比,最大的魅力是什麼?
蔡駿:我隻能說,精彩的故事以及在故事背後所隱藏的諸多元素,這些融合為一體,才是一部精彩的小說。至於懸疑小說,這是一個很難界定的名詞。
05
問:有沒有寫作讓自己感到恐怖的時候?
蔡駿:從來沒有過,寫作是我的愛好,隻為讓我享受到快樂,而不會感到恐懼。
06
問:想通過懸疑小說表達的內核是什麼?
蔡駿:現在進入了社會派的領域,開始有意識在作品之中關照人性,關照社會。
07
問:為什麼你筆下的人物反複出現在不同的書中?
蔡駿:一部優秀的小說,人物是應該有生命的。人在不同時期做出的選擇,會導致這個人成長的不同,小說也是如此,因此每段時期的作品都會出現幾個人物,為的是能夠更好地看清楚自己在創作技巧上的改變。
08
問:寫作時,有特別的要求或者嗜好嗎?
蔡駿:沒有,因為我覺得寫作是一種由內而外的事情,我對環境沒有要求,因為強烈的創作欲望會讓我克服這一切,當然,在寫到感情爆發的片段,也會聽相關的音樂,比如一些經典日劇的主題曲。
09
問:你害怕死亡嗎?
蔡駿:我在書中寫到了各種各樣的死亡,各不相同,有的是個人命運的死亡,有的是集體命運的死亡。每個死去的人幾乎都不是無辜的,背負了各種原罪。
10
問:在懸疑小說界,最強大的對手是?
蔡駿:隻要是文字創作者,最強大的對手到最後往往都是他自己。
11
問:最近令你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蔡駿:某個夜晚,我陪家人時,腦中忽然蹦出一個念頭—小孩子的心底在想什麼?抑或來自另一時空—當孩子們沉默不語,就是在回憶上輩子的前塵往事。中國人說:人死後都要經過鬼門關,走上黃泉路,在抵達冥府之前,還有一條分界的忘川水。經過河上的奈何橋,渡過這條忘川水,就可以去轉世投胎了。但在奈何橋邊坐著一個老太婆,她的名字叫孟婆,如果不喝下她碗裏的湯,就過不得奈何橋,更渡不了忘川水,隻要喝下這碗孟婆湯,你就會忘記前世的一切記憶。我想,每個人出生時,大概都保有上輩子的記憶,隻是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受到所謂“教育”的侵入與汙染,才逐漸遺忘了前世的一切,從悲歡離合到生老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