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躲過風暴 死於人心(1 / 2)

躲過風暴 死於人心

新聞

作者:楊傑

幾乎是聽到槍聲的同時,張京川下意識把頭一低,身體緊縮在一起。子彈貼著他的頭皮擦過。與張京川同行的登山者則沒那麼幸運,他身旁的楊春風被子彈擊中,當場死亡。

6月23日淩晨,南伽帕爾巴特峰上海拔4400米處的營地突遭襲擊,9名登山者和1名巴基斯坦向導當場喪生。其中包括1名美籍華人、5名烏克蘭人、1名俄羅斯人以及2名中國人——楊春風、饒劍鋒。這座氣候惡劣難於攀登的“殺人峰”又一次埋葬了登山者的遺骨。

來自雲南的張京川成為了此次襲擊中唯一幸免於難的人。隻是這次擊倒登山者的不是風雪或者缺氧,而是恐怖分子對人類的仇視與殘殺。

事後,巴基斯坦塔利班分支“真主旅”宣稱對襲擊事件負責。巴基斯坦塔利班發言人聲稱,襲擊目的是“報複美國無人機5月炸死他們的二號人物”。

進入6月,坐落在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南伽帕爾巴特峰迎來了登山者最多的季節。這座海拔8126米的“世界第九峰”,有著極為不穩定的冰川、頻繁發生的雪崩和猛烈且持續的暴風雪,隻在6到9月才顯露出少許的溫柔。短短的3個月,是登山人密集造訪南伽帕爾巴特峰的季節。

像往年一樣,進入6月,南伽峰迎來了世界各地的登山愛好者。6月8日,張京川從昆明出發前往新疆烏魯木齊與楊春風和饒劍峰會合,之後3人集體向南伽峰大本營前進。

據張京川介紹,他和楊春風、饒劍峰三人6月9日到達巴基斯坦。在抵達當地的一個小鎮後,徒步3天才到達海拔4400米的南伽峰大本營。之後,3人一直在大本營進行適應性訓練,為衝頂做最後的準備。

楊春風、饒劍峰不會想到,這會是自己的最後一站。

“當時的天氣狀況並不好,我們都在前進營地休整。”襲擊中唯一幸存的張京川回憶說,營地內大家主要分布在兩個區域安紮帳篷,事發當天,一支登山隊離開了前進營地,進行高山適應性訓練,他們也因此幸運地避開了這次襲擊。

“事情發生在當地時間零點以後,大家都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帳篷裏”,張京川說,他剛在帳篷裏躺下沒過多久,就聽到一陣騷亂聲,沒等他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就有人衝進了帳篷。在捆綁之後,他被拖出了帳篷,看到同行的楊春風和饒劍峰也被捆綁,跪在地上,槍正頂在他們頭上。

把所有人聚集在一起後,襲擊者開始向每一個登山者索要護照和錢財。“我告訴他們,我沒有帶過多的錢物,手上有塊表。”趁著襲擊者從他手腕上取表的時候,張京川悄悄地弄開了綁在手上的繩子……

“我對楊春風說,遇見歹徒了,做好準備跑吧!春風還安慰我,他們隻是劫財,如果現在跑,很可能會開槍。”

但這一次,襲擊者不僅僅是衝著錢來的,他們要的是命。

財物搜刮完畢,恐怖分子扣動了扳機。瞬時間,刺耳的慘叫聲在營地響起……

“我感覺子彈就從我耳邊飛過……”直到獲救後去醫院檢查時,張京川才知道,子彈在他頭上留下了一道5厘米長的傷口。

躲過子彈,張京川趁亂“撂倒”了在旁邊的一名襲擊者,掙脫繩索,奪路而逃。1989年-1993年,張京川曾在武警部隊服役,他也許不會想到,自己在部隊學到的招數,會在這種情況下派上用場。“襲擊者的槍都是掛在脖子上,而這樣的持槍方式隻能掃射,不利於瞄準”,張京川開始拚命地逃,“不停地翻滾,不停地Z字形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