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福鏢局的事情上,不讓你過去除了怕你受傷之外,更多的也是這個原因。可偏偏你不聽我的話,自己跑去了,這才不得已才讓你知道這世上還有修士的存在。現在原因給你說明了,修仙的壞處和留在世俗界的好處也給你說清了,你是個聰明人,怎樣選擇你應該很清楚。”元妙子一口氣把想說的話都說完了。
“元妙道長,其實我想拜師的原因很簡單,我不求能翻雲覆雨,不求能長生不老,隻希望能夠斬殺孫朗,給師父報仇,哪怕代價是終身都在最底層打拚。”史安堅定地說。
“唉,史安你想得太簡單了,修仙界的很多道理你還不明白。修士的能力大小主要在於自身靈氣的多少,在第一個階位,就是煉氣期,修士雖然有靈氣,靈氣也有可能外放,但功效並不大。而要到功效足夠大到殺人,又耗時過長,甚至不及習武來得快。就比如說我的火球術足以殺滅結丹期以下的修士,是因為我的修為足夠高,而我在煉氣後期時的火球術,也不過能引個火、燒個凡人的衣物、燒個屍體,能燒死凡人也到了築基期以後才行。我的資質比你強多了,便是我築基成功都用了三十二年。而你隻是個單靈根,而且還是水靈根,到築基期至少要五、六十年的時間,你能等,可你能保證孫朗那時還活著嗎?”
“再者說,修道之人講求道心,就是支持修道的終極目標。別的修士都是以追求天道、增長自身壽命和行動自由為道心,而你隻求殺一個凡人,這凡人一死,你的道心何處可依?道心亡,修為難以寸進,你修行又有何益?終你一生難道隻為殺個孫朗?還不如老老實實習武,報過仇後仍可做你的醫生救濟眾生。”元妙子道。
史安愣住了,的確如此,若按元妙子所說自己要殺死孫朗,修仙還真不如習武。可如今,元妙道長給自己找的武林人士已死,要另覓武林高手拜師學藝,可這又不知得等到什麼時候了。
見史安發呆,元妙子安慰道:“史安,此事不急,待我休養好將任務回複宗門後,再為你另尋高手。你也先休息一下,我要打坐恢複身體了。”
史安長歎一聲,沒有別的法子也隻能從長計議了。
元妙子見狀不再多說,一拍腰間小囊,左手中便又握著一顆石珠。
史安已放下心事,又見到了元妙道長的怪異之舉,不覺好奇心突起,不禁發問道:“元妙道長,你怎麼總拿著一顆石珠?它到底是什麼,有什麼用?”
元妙子笑道:“你這孩子,問題還真多。算了,這會兒我也難以入定,就給你講講吧。”
元妙子娓娓道來:“此珠名叫靈石,可以提供靈氣,是修士必備之物。造物主神奇,使得天地萬物各有其生存之道。就說這人吧,其實根據人的身體構造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不能修煉的人,就是我們常說的世俗界的凡人,他們的生老病死的過程就是元氣循環的過程。”
元妙子接著又說:“元氣分陰陽,進出身體的通道就是所謂經絡,經絡的強弱就體現出體質的好壞,鍛煉身體就是為了打通和擴張經絡,習武之人要打通的任督二脈就是這個道理。人出生時開始吸收和積累元氣,一舉一動要耗費元氣,身體成長要靠積累元氣,積累越多身體越結實,病了就是元氣損傷,要靠補充元氣來恢複。一般壯年時元氣的吸收和積累就達到了鼎盛,而以後隨著年齡增長,消耗和積累的元氣就越少,而等到死亡時,元氣就逐漸消散。他們吸收和積累元氣的主要途徑就是飲食以及適當的休息。所以凡人的醫術說白了就是增補元氣和修複經絡,所謂八綱八法、經行脈絡就是對元氣運行的世俗解釋。”
史安一邊聽一邊琢磨,越聽越覺著有道理。
原先師父講醫道,著重講體內陰陽平衡,講陰陽失衡如何調理,講各種病症的診斷及治療,講各類藥物的藥性用量,史安熟知這一係列的知識,形成自己對醫道理解的理論體係。而今元妙子短短幾句話就點破人的元氣運行原理,原先很多不明白的道理即刻就想通了,看來知其然果然不若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