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妙師祖賜我道名為正安,而且收我為親傳弟子。”史安答道。
“那可太好了,恭喜正安師弟正式成為元妙師祖的親傳弟子。”張泉聽到這個消息先是有些吃驚,緊跟著就抱拳施禮道。
“張師兄您客氣了,以後就叫我正安吧。”
“那我就不跟你客氣了,我可比你大多了,咱倆以後各論各的,我叫你師弟,你喊我泉叔就行。”這個張泉可真是個自來熟,他的毫不客氣讓史安有些哭笑不得。
“好,泉叔,元妙師祖讓你帶我在宗門裏轉轉,你也順便給我講講宗門的事情。”
“那咱們先去傳功堂看看。”
二人沿著主峰的大路走了下來,在四象觀四座山峰的包圍下有一塊很大的平原,平原上星羅棋布這許多的建築。這些建築以道教風格為主,但比世俗界的更加有古風,也更巍峨雄壯。
二人往前走著,不斷有弟子經過。外門弟子見史安一身道裝,又是生麵孔,便知道一定是新招收入門的內門弟子,也不敢上前搭話,隻在遠處指指點點。
史安聽力自然不凡,有一句沒一句的也聽到不少。
“王哥,這個是不是就是馬林、周昌說的那個元妙長老帶回來的內門弟子?”
“你別說,他真的還挺像元妙長老的,看來就是他家親戚。”
“一定是給了長老不少的好處,不然怎麼沒什麼根基就能成為內門弟子?”
左一句右一句,聽得史安哭笑不得,到後來索性閉起耳朵不聽了。
張泉自然是聽不到的,隻是不停地和這些人打招呼。
內門弟子看到他們反應就有些不同了,都直接攔下他們,或者問張泉:“張泉,這是什麼人?”,或者直接問史安:“小師弟,你是新來的?怎麼稱呼啊?”
一般都是張泉出麵解答:“這是新入門的師弟,元妙長老的親傳弟子,道號正安。”然後也給史安介紹,“這是正乾師兄”、“這位是正浩師兄”、“這是正梅師姐”、“正安師弟,快來見過雲平師叔”……
這些人對新入門這樣的回答並沒有多少興趣,其實就是瞎子也能看出這是新入門的內門弟子,隻是聽到是元妙子的親傳弟子時,臉上的表情就豐富多彩了,有一臉羨慕的,有憤憤不平的,還有諂媚陪笑的。
內門弟子與外門弟子見到史安的不同表現讓他有些奇怪,到了無人之處便問張泉緣由。
張泉拿出一副老江湖的口氣解釋道:“我們宗門的等級比較嚴苛,內門弟子的地位遠高於外門弟子,內門弟子隻修煉不幹活,煉氣期的一個月還能得到五顆靈石,築基期能拿到三十顆靈石,平時可以去傳功堂聽講,可以去藏經樓讀書,修煉有了問題也有機會問修為更高的人。我們外門弟子可就慘了,沒權沒勢不說,成天就是幹活幹活幹活,基本沒有什麼時間修煉。一年幹到頭能得到十顆靈石,還老被上麵的頭頭用些破玩意兒換走了,若不是這裏的靈氣比外麵充沛,不是有機會見識見識高人,鬼才願意呆在這裏。說難聽點,外門弟子在這裏還不如條狗呢。所以外門弟子見到你是不敢上來搭話的,保不定哪句話得罪了你,以後被你暗地裏穿個小鞋,還真是生不如死。”
“你不怕我嗎?”史安道。
“你對我一個外門弟子還那麼客氣,所以我能看出來你是個好人,那我才敢讓你喊我泉叔的。”張泉笑嘻嘻的對史安說。
“那內門弟子呢?”
“內門弟子其實也分三六九等。大部分的內門弟子沒有直接的授課師父,學習功法就在傳功堂和藏經樓中,他們修煉的各項規劃,如功法的選擇、修煉的進程都是由自己來決定的。也有一些內門弟子有授業師父,這就是親傳弟子,有高人親自指點和沒人指點的效果判若雲泥,這也是大家盡其所能巴結修為更高修士的原因。地位最高的就是宗主師祖的親傳弟子,再下來就是各結丹長老親傳弟子,這兩種親傳弟子極其讓人眼紅,不僅因為師祖和長老的親傳弟子結丹應該不是問題,更有可能成為以後的宗主,傳功堂各位師叔的親傳弟子也有不低的地位。正安你剛開靈就成為元妙長老的親傳弟子,這個在四象觀中是絕無僅有的,所以那些內門弟子自然又怕又妒又恨了。”
沒想到自己一進入修仙界就成了大家矚目的地位很高的親傳弟子,史安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其實還有他沒有想到的,就是從這晚開始,四象觀中對他的來曆有了數種版本的傳聞,有說他本是世俗界皇親國戚的,有說他是元妙長老私生子的,有說他是四靈根修煉奇才的,不過最終都有一個靠譜的結論,就是這個道號正安的家夥被元妙長老看上了,並定為親傳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