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界的門派一般都開設講授功法的傳功堂、保管各類功法的藏功樓、衝擊修為瓶頸的煉氣府等,各門派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功能一般無二。此外在四象觀中還有宗門最大的產業,專門製作符籙的符籙場。
張泉帶著史安先來到了傳功堂。
四象觀的傳功堂是這裏所有建築中最大的,僅一個授業大廳就可以同時容納五百多人。
“這是講授心法和法術的地方,每十天有一次隻對內門煉氣期弟子開放的課程,由築基期內門師叔講授。每個月有一次給外門煉氣期弟子講的課,由那四名外門築基期師叔講授,聽講的前提是已按進度完成了工作,而且以前也沒有任何不按時完成工作的不良記錄。等到結丹師祖們講道時,隻能由內門築基期師叔來聽,這個時間不固定,要看宗主和長老們的時間安排了。”
出了傳功堂,二人又步入藏經樓。藏經樓分為五層,一層是藏經樓的看門人工作和居住的地方,二層是最普通的資料室,無論內門還是外門弟子都可以進來閱讀,雖這麼說,可真正來閱讀的隻有外門弟子,因為內門弟子有更好的資料,都放在禁止外門弟子進出的三、四、五層。
隨後二人又去了符籙場和煉氣府。
天色將晚,張泉引史安來到元妙子修煉的山峰跟前,史安指著山上大大小小的洞府問道:“泉叔,這些洞府都是誰住的?”
張泉回答道:“主要是師祖和師叔們住。這住所可是很有講究的,雖然都在同一個四象觀中,可各地方的靈氣多寡狀況大有分別。靈氣最盛的是主峰,主峰上靈氣最盛的洞府歸宗主師祖,其他師祖也都分布在其他靈氣旺盛的山峰和洞府之中。雲字輩師叔們都在師祖們的洞府周圍靈氣稍弱的洞府內修煉,正字輩的內門師兄們就住的更遠些。我們外門弟子沒有洞府,隻能自己找相對滿意的地點修煉。我麼,托元妙長老老人家的福,要我日常打理洞府,晚上就可以在附近打坐,要不我也沒可能在二十年時間裏修煉到煉氣八層。”
山前院後轉了個遍,直到晚間他們方才回到元妙子的洞府。元妙子已在洞中打坐,見史安回來,便命張泉退下,獨留史安談話。
“正安,今天去了哪些地方啊?”
“宗門實在太大了,弟子隨張泉師兄在宗門跑了一天,也隻進了傳功堂、藏功樓、煉氣府和符籙場那麼幾處庭院。”
“現在你們還不會禦物飛行,自然慢得很。假以時日再走遍宗門就用不了多少時間了。說實話,四象觀地方還是有些小了。”元妙子道。
這還小啊,快趕上一個徐縣城了,史安暗暗咂舌。
“師祖,我什麼時候可以開始修煉?”史安急不可耐問道。
“真是個急性子,我先給你講講煉氣期修煉的道理,”元妙子說道:“這煉氣期是修士的起點,但體質與凡人相比沒有根本改變,仍然需要元氣來行動和滋養身體,哦,我倒忘了,給你些辟穀丹吧,省得每天和那些外門弟子擠在一起吃飯,瞎耽誤工夫。”說著從腰間小囊中取出幾粒紅色丹丸給他,正是那辟穀丹,史安忙接過來,小心地揣進懷中放好。
“煉氣期修士和凡人區別在於他在吸收元力的同時也要大量吸收靈氣,起初很少,隨著層次的提高所需靈氣也越來越多。一般說來煉氣期每升一個層級所需要的靈氣大概是上一個層級的兩倍,那你算算,煉氣期圓滿需要的靈氣有多少?”
“每個層級是上一層級的兩倍,二層是兩倍,三層就是四倍,圓滿期是十層就應該是…….”史安略加思考說道“是第一層的五百一十二倍,好家夥,要這麼多?”
“那升級到圓滿一共需要的靈氣是修成第一層的多少倍?”元妙子又問道。
“嗯,我算算,一千零二十三倍。”史安心算一下答道。
“不錯,一千多倍。在煉氣期這靈氣直接進入氣海,氣海原先極小,若內視則隻可見一微小光點。當然,這個時期的修士神識很弱,是無法內視氣海的,所以氣海的狀況是看不到。待他們達到築基期時,便可修煉神識,那時方可看見。你的神識遠勝於平常修士,或許可以看見,你現在可願意嚐試一二?”
“請師祖告訴我法門。”史安道。
“內視是神識的最基本功能,神識的根基在祖竅,祖竅位於眉心、雙眼組成的三角形的正中間。而神識的接收在識海,識海位於雙眉之間,印堂之後的深處,這與世俗間傳聞不同。內視時要等身心全部入靜後,將心念放在祖竅,兩眼微閉似看非看,這時在祖竅之前就能出現自己的神識。一開始隻是一絲絲的光點,並且飄移不定,要用心念稍微將它收攝、凝定,然後再牽引這光點由外歸內,慢慢向下移動到氣海,所查到的狀況就會即刻投射在識海上,這便是內視。你可以先試試,不成功也無所謂,畢竟使用神識不是煉氣期所能。”元妙子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