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劍不凡,定不是散修或其他小家族、小宗門修士可以使用;當天抵押此劍的修士本是結丹修為,卻化作築基期修士,必然不想讓此地修士了解他的真實身份;劉德並不認識他,而洛玨不僅認得而且似有舊怨,那人必定不是吳洛堡之人;據說劉德是被那修士所殺,而他又非吳洛堡中舉足輕重的弟子,死於開元城並不是什麼大事,本來劉長峰出麵就足夠了,但吳洛堡出動不小的力量來過問此事,足見宗門對此事重視程度。如此種種歸結到一起,答案就隻有一個,那就此事必然涉及到大宗門間的恩怨糾葛,所以我猜抵押此劍者的不是四象觀就是極海派的結丹長老。而今日您一進門就假稱自己姓古,若不是想掩人耳目又是什麼?所以我猜您必是為贖劍而來。”
“不愧是老江湖,分析的句句在理。不錯,當天抵押寶劍的正是我的師弟元妙,返回途中被洛玨擊傷,現在正在四象觀中休養,委托我來贖回寶劍。”
“這事怕是不那麼好辦,您也看到了,現在吳洛堡盯得很緊,連我出門都要經過盤問,大張旗鼓的贖劍必然會驚動洛玨,雖然他不過是個結丹初期修士,可您不知他早已安排人在拍賣場布下一個陣法,隻要一發動就會圍困陣中之人,所以隻怕劍還沒有拿到,就被他發動陣法圍困,這時間吳洛堡再派來更多修士,那隻有被生擒的份兒了。所以我認為,若贖劍還得用其他方法。”
“這個我已料到,所以我也有一計,你看能否行得通?”
“願聞其詳。”
“我收藏有一劍,外形與此劍一般無二,隻是所用材料相去甚遠,勉強算個下品法寶吧,除非鑄劍師仔細審驗,不然很難察覺到兩者的不同,我想替換一下,你看可否?”說完,元古子從儲物袋中取出一柄長劍遞給張耀明。
“倉琅”一聲,張耀明拔出寶劍,“嗯,不錯果然也是把好劍,和那把劍果然很像同一把。這事且容我考慮一下。”他低頭不語暗自思量。
元古子也不再搭話,自顧自品起茶來。
“不太好辦啊,要去庫房替換寶劍,必然要經過庫管,即便給些好處讓他將此事壓下,但半年之期一到,若無人贖劍,此劍必然要進行處置,或者拿去拍賣,或者接被拍賣場內部的人買走,那時若顯露出此劍的品階與以前那把不一致,問起來我一樣擺脫不了幹係,無法向東家交代啊。”張耀明搖了搖頭說道。
“哦,這麼嚴格?”元古子道。
“正是,開元城拍賣場這麼多年的好口碑就是靠嚴格的規章約束的。”張耀明道。
“那這麼辦吧,將這把劍替換後,該履行的贖買手續我還要履行,我給你一百六十顆中品靈石,算作半年後贖買的價格。半年後處置寶劍時,若沒人發現便是最好,若是被人發現,你就對東家說你了解到這劍的主人身份很高,即使拍賣場也得罪不起,便自作主張讓對方悄悄用重金贖走了,為的是既不壞了拍賣場的規矩,又瞞住了得罪不起的吳洛堡。你看這樣可好?順便說一句,便是柄仿製的寶劍也至少值六七十顆中品靈石。”元古子將早已想好的辦法說了出來。
“嗯,這個辦法還不錯,其實我也曾跟東家說過,允許吳洛堡進駐拍賣場監視贖買物品的人,本身就壞了我們的規矩,傳出去怕以後就難有人願意在此進行交易了。東家實在是怕了吳洛堡的權勢,雖不情願可也不得不如此。今天你的辦法確實很妙,吳洛堡看中的不是寶劍而是贖劍之人,無人贖劍自不會怪罪到我們頭上,東家希望的是既不得罪吳洛堡,又不壞規矩,你們看中的隻是寶劍,我求的是自身沒有責任,如此一來可謂一舉四得,絕對行得通。”
張耀明點頭同意。在他心中卻是另一番打算:若沒人發現,則一百六十顆中品靈石自然歸己所有;若有人發現,靈石雖然需要上交,可值六七十中品靈石的仿製寶劍自己也能收回手中,隻掙不賠的買賣為何不做,趁機也還了元古子救命的人情。
他收起那把贗品碧雲劍說道:“那就這麼辦吧,事不宜遲,今晚子時在開元城西門外交接吧。”
元古子點點頭,“那就子時西門外見。”
二人又閑談幾句,各自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