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一百年間這裏的人越聚越多,逐漸形成一個以“峰映別院”為中心的聚居區,後來四象觀也指定了一名築基期修士充當城主,這才形成了一座小城鎮。而當寺內有了十六名煉氣期、八名築基期和一名結丹期的佛修之後,這大和尚便悄然離去。
臨走前,峰映別院在寺院左右各約一裏的地方修建了這雙塔,外人都說這是為了紀念這位不知法名的佛修而建立的,左邊這座名為“峰塔”,右邊那座稱為“映塔”,至今三千多年依然矗立在此。以此命名的雙塔城也逐漸由城鎮變成小城市,後來便形成長寬各十裏,常住居民八九十萬規模的大城市。
雙塔城越來越大了,可“峰映別院”規模一直沒有變化,還是那座小寺,寺內的佛修也還始終保持十六名煉氣期、八名築基期和一名結丹期。每逢額定數目發生變化,如煉氣期進階築基期或築基期進階結丹期,寺內便由作出相應調整,或派遣出寺,或開門收弟子。每逢此時都有大量的散修前來,但別院挑選人員極其嚴苛,除了查靈根、看修為的常規挑選過程外,還要考察應征者對佛法的認知,這些就將絕大多數的人員排除在外。因別院的修行氛圍濃烈,其間的弟子進階也比較快,所以這裏成為修士們極其渴望進入的宗門。因此久而久之,雙塔城便形成一股濃烈的學佛修佛的風氣。
在城外無人處,史安一個水球術洗淨渾身的塵埃汙垢,又換了方士服,這才精神抖擻的進了城。
按照他的想法,先將手中幾件沒用的低品法器、小門派的心法和凡人的財物換成靈石,順便了解一下雙塔城的物價。跑了幾間法器店,最終將六把品相不錯的下品法器賣掉,得了八顆中品靈石,小門派的心法也在書店中賣了十四顆中品靈石,最後又進了幾個雜貨鋪,心不甘情不願地將一大堆財物換到了三十顆下品普通靈石。
下一步就該盤個鋪子開始自己賺取靈石的大業了。
在城裏轉悠了兩天的史安知道,城中的生意也是分區域的。外圍是買賣凡人物品的區域,地界最廣。中心城區做修士生意的有兩橫一縱三條街道,各類店鋪林林總總。中間最多的自然是符籙材料及成品鋪,畢竟四象觀是以製作符籙見長的宗門,依附它的也多是以出產符紙、符墨、符筆之類為主的小門派和家族。圍繞著符籙製造的相關生意,在四象觀管轄區域內當然是最好做的買賣。
城中的陣法鋪隻有三五間,生意都十分冷清。據史安觀察,這裏的陣法師水平也都比較低級,勉強能夠完成些常見的低級陣法。
他現在可以確信,以自己的陣法水平在雙塔城中絕對可以獨領風騷,於是開始四處踅摸合適的鋪子。
在中心城區最外角找到一間生意最為冷淡的陣法鋪子“李記陣鋪”,不僅地理位置毫不出眾,更為關鍵的是這個築基初期的李掌櫃本身的陣法水平也很低。鋪子裏的夥計隻有三人,都是年紀四、五十的煉氣五六層修士,幹的年頭雖然也不短,可水平長進得卻很慢。
李掌櫃早就要盤出鋪子的念頭,總沒有合適的買家,說白了就是給的靈石太少。
史安與李掌櫃討價還價一番後,最終以十顆中品靈石進行了交割。新任的史掌櫃並沒有遣散原有的三名夥計,這點也讓李掌櫃驚異不已,他臨走時還不忘閃著狡黠的目光對史安說:“鋪子如果幹不下去了,可以重賣給我,我會出八顆中品靈石。”這句話讓史安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