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真實目的(1 / 2)

洛玨微一點頭說道:“這話說對了一半,成功率高不假,卻是有十足把握;死了兩個也不假,但不是死於灌注,而是死於我們三人之手。”

孫朗愕然。

“不必吃驚,你認為陰魔宗為何要用此法幫助吳洛堡?”

“不是說結盟抵抗外敵,共同發展嗎?”

“結盟抵抗外敵,共同發展?笑話,陰魔宗都有元嬰中期修士了,還需吳洛堡做同盟?人家宗門結丹遍地走,築基多如狗,還需要我們幫忙?吳洛堡在召國已經是老大的地位了,難道還有人敢入侵?這些對弟子們的言辭聽聽也就罷了。”洛玨嗤之以鼻道:

“陰魔宗當年與堡主的說辭是未來要一同對付程國的德化宗,若從陰魔宗本部和吳洛堡內同時夾擊勝算更大,所以要在吳洛堡內建立一個駐守基地。我琢磨堡主未必會相信這套說法,但可以借同盟協議條件之一,他宗提供灌注靈氣之法為吳洛堡平添些結丹修士,何樂而不為呢?這才有了後來的所謂陰魔宗曆練。”

“那陰魔宗的真實目的是什麼?”孫朗有些好奇地問。

“你可知吳洛堡的來曆?”洛玨沒有直接回答,反問孫朗道。

“聽師父偶然談起過一些,四千年前,祖師爺吳師以元嬰初期修為將盤踞此地的一群流寇驅走,建立了吳洛堡,然後娶妻生子,並以家族方式延續下來,兩百年後外出雲遊,又過了四百年回堡,拿出一份與極海派、四象觀簽訂好的不結盟不對抗的協議,然後延續至今。”孫朗道。

“非也非也。當年的祖師爺驅趕走的不是一群流寇,而是整個陰魔宗,當時的地盤也不是我們現在這麼大,而是整個召國。還有一個秘密,當年的祖師爺不是什麼吳師,而是姓史的一個修士,也不是元嬰初期,而是元嬰後期,成立的門派也不叫吳洛堡,而是霧落堡。至於這些真相傳到後來怎麼變化成這樣,恐怕隻有現任堡主一家才知道。”

頓了頓又說道:“陰魔宗當年的發跡之地就是現在的紫郡山,被他宗稱為聖山,自被奪去之日起三千多年中一直念念不忘,希望有一天能夠重新奪回,不過當年的祖師爺不知用了何種方法,使他們一直不敢直接進攻。所以後來陰魔宗才布置了很大兩盤棋。”

“兩盤棋?”

“是的。第一盤棋,就是在每個宗門通過重利誘惑,來扶持一名代理人或者反對派,然後不斷擴大其實力,最終奪取宗主之位。這時便可名正言順地將此宗門做成自己的召國分舵,待三宗門全部以此法完成分舵後,陰魔宗便不需要進攻就奪回原先地盤。”

“好棋!”

“錯了,此棋並不好。首先三宗選拔子弟時背景調查比較嚴格,不光內門弟子,外門弟子的篩選也是極其嚴苛的,但凡有些背景不清白的就會被拒之門外,陰魔宗難以直接放入自己的嫡係;再有,用重利引誘也難,三宗都以提升弟子修為為根本,但凡能被重利引誘的家夥往往都是不思上進的,很難在宗門中成氣候。第三,即使代理人有機會成氣候,也要很長的時間,時間越長,不確定的因素越多,也就越難把握,就有可能出現陰魔宗扶植,但當上宗主以後就不再理睬的狀況。還有第四,即便這人死心塌地的為陰魔宗辦事,宗門中眾弟子會不會接受改旗易幟的決定更是難以揣測。最後,隻要一宗出現此狀況,另外兩宗就絕對會嚴加防範,以後就更不可行了。”

洛玨說完歎了口氣,接著又說:“這三千多年中不是沒有離成功就隻一步之遙的情況出現,可就是到了最後關鍵時刻都出了問題,所以這盤棋並不好下。”

“那第二盤棋呢?”

“這盤棋要稍好一些,就是借蛆生蛋之計,用一些特別手段在三宗之間挑起爭端,然後激化矛盾引發三宗之間或者其中兩宗之間的戰爭,等內耗得差不多了就去扶植召國一些小門派的勢力取而代之,這樣也能得到相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