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興趣是成才的第一原動力(3 / 3)

他走遍周邊各地的書店,買回了許多名家的碑帖,開始鑽研。王分忠對妻子發誓說:“我一定要讓我的布畫作品上中央電視台!”妻子徐金蘭苦笑了一下,看看雙眼布滿血絲的丈夫,欲言又止。王分忠兩耳不聞家中事,把徐金蘭手中原有的幾萬塊錢花沒了不說,又欠下了新債。徐金蘭感到有一種說不出的失落感,以前丈夫買各種布料,是為了做衣服賺錢,如今丈夫不做裁縫了,家裏失去了養家糊口的生活來源,丈夫每月買布料還得花上三四百元。一家八畝地,都落在她瘦弱的肩上,靠她起早貪黑地操持著。

經過多年的拜師求藝和刻苦努力,王分忠對書法和美術的研究已經有了一定的造詣,也完善了民間布貼畫的創作手法。但是想改進民間布貼畫這門藝術,卻非一日之功。有一次,熬了一個通宵的王分忠,下樓梯時,突然感到一陣暈眩,失足摔了下來,四顆牙齒當場脫落,滿嘴都是鮮血。當時臉就腫得老高,不能進食,他妻子看到這種情況後趕快把他送到鎮上醫院治療。

在鎮上,王分忠偶然看到攤主正在用電烙鐵粘貼半導體的零部件。這時他的腦中突然靈光一閃:能不能也把電烙鐵用到改良民間布貼畫上?王分忠回到家,顧不上休息,馬上就借來工具,開始試驗。他驚喜地發現,有些麵料在高溫受熱時有短時間的粘貼能力。“成功了,成功了。”以後王分忠逐漸掌握了不同布料的收縮、受熱等特性,在這方麵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首先用改裝的電烙鐵雕畫,再將雕出的“畫”用電烙鐵一塊塊“粘貼”在絹布上,這樣畫的色調對比度高,富有動感,能夠呈現出一種層次分明的浮雕效果。

2001年初春,王分忠創作的長卷布雕畫仿《清明上河圖》長8米、寬04米,曆時6個月零8天終於創作完成了!為了完成這幅長卷,他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心血。這一巨幅畫卷是電烙與布雕相結合的,畫麵上村落集市、畫閣樓台,各具神態的人物惟妙惟肖,大道阡陌、風情景物,形象地再現了北宋大畫家張擇端的傳神之筆。

多年前對妻子立下的誓言“我要讓我的布畫上中央電視台”終於實現了!那天,當中央電視台播出王分忠的布雕作品時,他的眼睛噙滿了淚水……

興趣產生激情,激情帶來快樂。當一個人對某一領域感興趣的時候,在走路、爬樓梯,甚至洗澡的時候都對它念念不忘。興趣可以激發人的巨大潛能,是獲得成功的動力。王分忠就是一個例子,當然,癡迷到廢寢忘食的境界,就不僅僅是在為“成功”而努力,而是在享受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所帶來的樂趣。

為自己的興趣去奮鬥、去努力是最快樂、最享受的一件事情,也是最容易激發潛能從而獲得成功的一種方式。

課後作業

把自己的興趣按照喜歡的程度一一列在一張白紙上。注意,一定要仔細思考一下,把最能體現自己才能的興趣放在第一位,然後,給每個興趣打分(總分100分),凡是分數在30分以上的,你都可以保留,30分以下的,就可以放棄了。

如果有超過70分甚至是80分的,這類興趣將來很有可能變成你的職業或理想,你應該努力往這一方向發展。如果沒有,那麼,需要你在以後的生活中,繼續發掘自己的興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