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一次實踐勝過千萬次空想(1 / 3)

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他們雖然時不時喊出幾句豪言壯語,想要如何如何,卻總不能付諸行動,因此最終還是庸庸碌碌,一事無成。倘將著名詩人艾青的“夢裏走了許多路,醒來還是在床上”送給這些人,真是再合適不過了。一、空想美麗卻不實際

美國19世紀著名文學家愛默生遇到這樣一個青年,這位青年詩人雖然出身貧寒,但談吐優雅,氣度不凡。這一老一少兩位詩人談得十分融洽,愛默生對他非常欣賞。愛默生在讀了這個青年留下的幾頁詩稿以後,認定這位鄉下的小夥子在文學上會有無量的前途,並決定憑借自己在文學界的影響,大力栽培他。愛默生將那些詩稿推薦給文學刊物發表,但反響不大。於是,他希望這位青年詩人能夠繼續將自己的作品寄給他。這樣,老少兩位詩人開始了頻繁的書信來往。青年詩人的信一寫就長達幾頁,在信中大談特談文學問題,他洋溢的激情和敏捷的才思,表明他的確有文學方麵的天分。愛默生對他的才華大為肯定,在與友人的交談中經常提起這位詩人。於是,這位青年詩人很快就在文壇上有了一點小小的名氣。

但是,此後這位青年詩人再也沒有給愛默生寄過詩稿,反而寫給愛默生的信卻越來越長,奇思異想層出不窮,甚至言語中開始以著名詩人自居,語氣越來越傲慢。這個時候愛默生感到了不安,憑著對人性的了解和體會,他覺得這位年輕人身上出現了一種危險的傾向。雖然通信一直在持續,但是愛默生的態度逐漸變得冷淡,最後變成了一個傾聽者。

很快,秋天到了。

愛默生寫信邀請這位青年詩人前來參加一個文學聚會。他如約而至。

在這位老作家的書房裏,兩人有一番對話:

“後來為什麼不給我寄稿子了?”

“我在寫一部長篇史詩。”

“你的抒情詩寫得很出色,為什麼要中斷呢?”

“要成為一個大詩人就必須寫長篇史詩,寫抒情詩怎麼會有成就呢?”

“你認為你以前的那些作品都不會有所成就嗎?”

“是的,我是個大詩人,我必須寫大作品。”

“也許你是對的。你是個很有才華的人,我希望能盡早讀到你的大作品。”

“謝謝,我已經完成一部作品了,它很快就會公諸於世。”

在那次文學聚會上,這位被愛默生所欣賞的青年詩人大出風頭,他逢人便談他的偉大作品,他表現得才華橫溢,鋒芒咄咄逼人。雖然誰也沒有拜讀過他的大作,就算是他那幾首由愛默生推薦發表的小詩也很少有人拜讀過,但每個人都認定這位年輕人會成大器。否則,知名的大作家愛默生能如此欣賞他呢?

轉眼間,冬天到了。

青年詩人繼續給愛默生寫信,但是不再提及他的大作了。信越寫越短,語氣也越來越沮喪。直到有一天,他終於在信中承認,這麼長時間以來他什麼都沒寫,所謂的大作品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事情,那完全是他的空想。

他在信中對愛默生傾訴:“很久以來我就渴望成為一個大作家,周圍所有的人都認為我是個有才華、有前途的人,我自己也這麼認為。我曾經寫過一些詩,並有幸獲得了您的讚賞,我深感榮幸。但是,使我深感苦惱的是,自此以後,我再也寫不出任何東西了。不知為什麼,每當麵對稿紙的時候,我的腦中便一片空白。我認為自己是個大詩人,必須寫出大作品。在想象中,我感覺自己和曆史上的一些大詩人是可以相提並論的,這其中也包括您。可是在現實中,我深深地鄙棄自己,因為我浪費了自己的才華和時間,我再也寫不出作品了。而在想象中,我是個大詩人,我已經寫出了不朽之作,我已經登上了詩歌的巔峰。親愛的導師,請您原諒我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