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有一種智慧叫放棄(3 / 3)

生活中,隻有放棄得當,經常清理捆綁自己的“背包”,丟掉那些不值得讓你執著的念頭,拋棄拖累你的行李雜物,人生的旅程才會更加輕鬆愉快,你才可以登得更高行得更遠,才能看到更美、更多的人生風景。

有一個名為“挑戰極限”的登山隊,聘請了一名極富登山經驗的老牌運動員作登山向導,他們的目標是從雪山最陡峭的一麵攀登到頂,這是一項巨大的挑戰。經過近一年的細致籌措之後,條件終於成熟,接下來他們決定開始攀登雪山。開始一切都非常順利,當他們就要攀到峰頂的時候。老向導卻突然說要放棄這次攀登活動,理由是天氣突變,有可能會發生雪崩。但隊長是個血氣方剛的年輕小夥子,眼看就要到達峰頂了,無論如何他都不願放棄近在咫尺的勝利。而且一年之中,適合攀登這座雪山的天氣隻有這幾天,放棄就意味著還要再等一年,而這一年來的精心籌備也將付諸東流。富有經驗的老向導當然深知此事,但依然執意放棄,他不想拿大家的生命去冒這個險。但隊長聽不進去,其他隊員也決定冒險一試。於是,老向導隻好一個人下山了。而隊長帶著其他人繼續登山。結果,除了及時放棄的老向導以外,其他人全部遇難。第二年,老向導獨自一人,成功地攀上了頂峰,仰天長歎。

通過這個故事,可以看到隊長和老向導兩個截然相反的選擇,一個是一味地執著,一個斷然選擇放棄。執著固然重要,然而當它是以短暫的生命為代價時,這種執著就顯得有些盲目了。一味的一意孤行,執著就變成了執迷不悟的固執。

一提到“放棄”二字,人們總是和半途而廢聯係起來,同生活中的弱者聯係起來。誠然,故事中的老向導選擇了放棄,但是怎麼能說他是一個弱者呢?在困難與痛苦麵前選擇放棄的人是弱者,而在自然規律麵前,懂得放棄的人,是生活的智者。如果說執著是一種精神,那麼這種放棄就是一種勇氣和境界。為何不正視現實,勇敢地放棄那份早已力不從心卻又苦撐硬撐的執著呢?

善於放棄是一種境界,是對世俗的一種感悟,是曆盡滄桑之後對世事的一種冷靜判斷,是運籌帷幄充滿自信的一種流露。隻有在對人生了如指掌之後才會懂得放棄、善於放棄,隻有在懂得並善於放棄之後才會獲得更大的成功,要知道魚和熊掌從來就難於兼得。

隻有真正理解得失之間自然規律的人,才能擁有精彩的人生。所以說,人生之所以多煩惱,皆因遇事不會選擇,不懂得放棄。其實,這是很愚蠢的做法。

非洲土著人有一個抓狒狒的奇特方法。先做一個小木盒,把它固定在某個地方,故意讓躲在遠處的狒狒看見,然後將狒狒愛吃的果子放進小木盒中。小木盒上有個巧妙的裝置,上邊開一個小口,這個小口剛好夠狒狒的前爪伸進去,狒狒一旦抓住果子,爪子握成拳頭時,爪子就被卡在小木盒裏,無法抽出來了。這時,早在遠處等候的獵人就可以輕輕鬆鬆地來收獲獵物了,根本不用擔心它會跑掉。因為狒狒舍不得那些可口的果子,越是驚慌和急躁,就將食物抓得越緊,爪子就越無法從盒子中抽出來,非洲土著人就常常用這種方法捉到狒狒。因為狒狒有一種習性,就是不肯放下已經到手的東西。

什麼都想擁有的人其實經常會顧此失彼,最終很可能什麼也得不到。見好就收,並不是讓你放棄自己的既定目標、放棄對學業的努力和追求,而是要放棄那些不現實、不可能達到的目標。

放棄不代表懦弱,要知道放棄也是需要勇氣的,麵對沒有必要的犧牲,放棄才是智者的選擇。課後作業

仔細思考一下這些問題:

你是不是上了很多課外班?美術、英語、奧數、舞蹈等等,你覺得你有精力同時學好這些科目嗎?你覺得目前的生活中有哪些是需要放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