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整合模式及策略研究
理論研究
作者:薛東強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對外貿易量呈直線上升趨勢。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其在貿易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特別是英語交際方麵。隻有良好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才能準確快速傳遞信息,達成交易協商。所以英語口語教學顯得尤為重要。但是綜觀我國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現狀,大多數學生不敢開口,或者看到事物想用英文表達,但是由於英語基礎較差而無法表達。基於這樣的狀況,英語教師必須改革教學方法方式,努力提高英語教學水平。
1 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整合模式
小學生處於語音模仿能力、辨析和感知較強的階段,所以他們主要依靠聽和模仿來獲取信息。針對這一點,小學英語教師可以整合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口語教學模式,堅持主導—主體原則,為學生創設更多的教學情境,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筆者認為主要的整合模式有兩種。
1)雙人麵對麵交流模式。這一模式既可以是師生對話,也可以是生生對話。小學生僅依靠輸入而沒有輸出是不可能學會語言交際的。而這一模式可以滿足學生表現的心理,還能使學生真正參與其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2)多人麵對麵交際模式。這個模式的實現形式一般是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小組齊唱歌曲等,學生的參與度比第一種模式低,但對於活躍課堂氛圍有非常大的作用。學生在這樣的交際模式下還能學會與人交流,促使學生進行思考,有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2 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整合策略
新課程倡導在教學中學生處於主體地位,教師起引導作用,必須充分尊重學生個體,最大程度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整合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必須圍繞學生進行,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口語環境,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2.1 利用信息技術創設逼真的情境,強化學生口語實踐能力
創設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有助於學生快速理解情境內容,並提高小學生的參與熱情。信息技術的使用可以讓學生置身於情境當中,並明確使用目的語即英語進行交際。
比如,教師在教“My Favorite Season”這一課時,首先播放有關春、夏、秋、冬的圖片,讓學生切身體驗四季的變化,領略四季的美。圖片必須具有鮮明的季節特點,才能更快讓學生區分季節。此時教師還可以適當引導學生思考一些季節性戶外運動,以擴展交際話題。看完之後,教師在屏幕上播放一些句子,如:“What can you see in spring?”“What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Why?”問題層層深入,教師可以首先集體提問,然後個別提問,再過渡到生生之間互問,以鍛煉學生口語能力,讓學生敢於開口。在個別提問時,學生回答喜歡的季節後,教師可以立馬切換到學生喜歡的季節的圖片,讓學生再次置身於情境當中,並在學生口語表達的過程中給予一定的幫助和指導。
2.2 利用信息技術開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學生在教師教學過程中最容易發現問題,所以英語教師有必要在課前進行創造性營造,以開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通過利用信息技術,變革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方式,優化教學過程,開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特別是小學口語教學中,教師必須深入發掘教材,借助信息技術,使學生既能夠掌握所學的英語單詞,又能運用單詞進行口語交際。
比如,教師在教“What are you doing”這個句型時,分別設置超市、教室、家、公園等場景,讓學生選擇場景進行角色扮演和對話練習。基於小學生處於初步認知水平,教師必須在對話開始之前給出示範。此時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製作成動畫對話形式,然後播放視頻,給出中文釋義,再讓學生模仿鍛煉。教師必須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可以創新對話形式,不必拘泥於範文,以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