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教媒體促進數學課堂改革
技術在線
作者:王豔穎
電教媒體的出現,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發生實質性的變化,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手段保障。教師應科學利用電教媒體手段,揭示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及本質,落實數學思想與方法,優化教學環節,突破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數學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電教媒體資源的不斷更新,大大促進了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尤其是交互式電子白板,以其獨特的資源優勢走進了課堂教學,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時,可以利用這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把那些抽象乏味的數學知識,轉變為直觀形象的信息傳輸給學生,便於學生的理解和運用。尤其是在那些抽象的數學概念、數學定理等知識的教學時,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進行教學,大大優化了教學環節,豐富了教學內容,使枯燥的數學課堂變得魅力四射,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創新思維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在很大程序上提高了數學教學質量。
1 運用多媒體輔助數學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行動的先導,是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原動力。興趣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小學生數學教學參與度的重要因素。學生隻有對學習本身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參與的欲望,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學習之中。尤其是教育技術現代化的飛速發展,使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多媒體通過圖文聲像等信息傳遞數學知識,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原本抽象的數學教學變得趣味生動、形象直觀,活躍了學習的數學思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在進行“圖形的拚組”這一單元的教學時,由於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較差,生活經驗較少,對圖形的認識程度不夠,在課堂教學時,筆者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製作動畫課件,展示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圖形,如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矩形等。其中有很多形狀相同的圖形,筆者把這些相同的圖形進行適當的組合,讓學生發現規律。學生通過課件展示和認真觀察,得知兩個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組合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或者是矩形,或者是一個更大的三角形。之後,筆者讓學生動手操作,自己用卡片紙製作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或矩形,進行組圖拚接,看能不能組出新的圖形;也可以利用不同的圖形進行拚組,探索組合後的圖形的形狀。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很容易理解相關圖形概念的形成過程,有效解決教學的難點。這樣教學,把抽象的、看不到的數學知識通過直觀形象的展示和動手實踐,很快在大腦中形成了數學表象,有利於培養學生形成空間思維能力,激發學生探究數學的興趣。
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可以有效緩解學生思維形象與數學知識抽象性之間的矛盾,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看法,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都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在教學時,教師要合理運用多媒體,以其他手段不能達到的圖文並茂、聲像具備的特點,為學生營造輕鬆愉悅教學氛圍,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帶著濃厚的學習興趣、高漲的學習熱情和積極的學習心態進行數學學習。
2 巧用多媒體輔助學生動手實踐,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波利亞曾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係。”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多加強對學生的實踐操作的訓練,讓學生在操作中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探索、學會合作探究等。
學生對那些抽象的數學知識缺乏感性認識,致使教師的教學活動成了教師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手段。小學生有著極強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積極動手,可以滿足學生強烈的實踐欲望,這也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師在進行新課教學時,利用多媒體進行情境設置,播放動畫視頻進行操作技巧的指導,引導學生積極動手,讓學生“在做中學”,落實新課程理念,使學生從中發現數學規律,體會數學本質,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