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活化數學課堂 彰顯媒體魅力(1 / 2)

活化數學課堂 彰顯媒體魅力

環境構建

作者:趙明洪

多媒體是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中最直觀、最形象、最有效的教學工具。多媒體對實現初中數學教學目標、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效率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運用多媒體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貫徹落實“以學生為中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改變傳統單調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創設媒體情境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敢想、敢說、敢於質疑,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與學生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提高課堂效率。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主動的學習者、實踐者,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把討論時間還給學生,引導學生盡可能地提出個人見解,張揚學生個性。讓學生主動參與數學的學習,在探索中享受數學學習之悅、體驗之樂、創造之美,成為一名真正的探索者。

1 巧用多媒體,提高課堂效率

1.1 利用多媒體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好的導入,是課堂成功的一半。如果巧設一個有趣的導入問題,或者出示一幅有趣的圖畫,就能把學生的注意力深深地吸引到課堂上來。利用多媒體技術把文字、圖形、動畫、視頻和聲音等多種方式呈現在學生麵前,為學生提供一個直觀、形象的數學學習環境,把視覺藝術融入課堂教學中來,使數學與音樂、影像、文字、語言等完美地結合,創設一種情景交融的藝術氛圍,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利用多媒體導入新課,能使學生自主參與數學學習,變枯燥為趣味,增強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達到培養創新人才的目的。

如教學“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一課時,教師製作一個Flash動畫,形象地演示海上日出的全過程:把太陽抽象成一個圓,把海平麵設計成一條直線,讓學生觀察圓與直線有哪幾種位置關係?利用幾何畫版演示圓與直線位置關係的變化過程,歸納出圓與直線相切、相交、相離三種相對位置關係。通過演示導入能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形象化,使得問題變得生動有趣,簡明易懂,有利於學生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積極思維,勇於探索。利用多媒體導入,為整堂課的進行做好鋪墊,激發學生靈動的思維,使課堂活力無限。

1.2 運用多媒體感知,突破疑難問題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思維一般都從問題開始。問題可以造成一種急切期待的心理狀態,具有強烈的誘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光、聲、影、色等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會使課堂教學過程形象化、直觀化、趣味化,讓學生感受知識的形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盡可能地減少學生的疲勞,突破疑難問題,將看似靜止的、孤立的知識活動起來,使學生較容易找出事物的聯係和區別,從而獲得正確、清晰的知識概念。

如教學“圓和圓的位置關係”一課時,運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兩圓半徑與圓心距在不同位置下的關係”,把兩圓設置成紅、藍兩個顏色,造成學生鮮明的視覺效果,再把大、小圓兩個圓設置為定圓和動圓。演示兩圓外離,在小圓向大圓運動時,運用音效插入“我來啦,我來啦”的聲音,激發學生的興趣。演示兩圓有一個或兩個公共點時,分別插入一聲或兩聲響亮的金屬撞擊聲;當小圓進入大圓內時,插入“喂!喂!我進來啦”。運用動畫拖動圓心使圓移動,顯示兩圓半徑、圓心距的動態變化。學生觀看課件可以知道兩圓由遠到近的位置變化和公共點的多少,很容易理解R-r

1.3 妙用多媒體操作,感受數學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