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初中化學多媒體輔助教學探究(1 / 2)

初中化學多媒體輔助教學探究

環境構建

作者:韓燕平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以多媒體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以全新的視角向人們詮釋著教學的魅力,在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目標等方麵實現了質的飛躍,為教師開拓了一個全新的教學平台。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多媒體運用於化學教學中顯示出巨大的教學優勢,越來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而逐漸成為教學的主要方向。這對於素質教育的全麵落實與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全麵推進具有重要意義。筆者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初中化學多媒體的運用談幾點體會。

1 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布魯納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興趣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起著推動與引導作用,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強大動力。學生對學習是否感興趣是教學成敗的決定性因素。在以往的教學中限於教學手段的限製,教師主要用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缺乏趣味性,整個課堂教學死氣沉沉,枯燥無味。學生除了看黑板就是看教材,直觀性不強,無法激起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學習動機。學生隻是應付,一節課下來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勞累,但是整體教學效果卻不好。這是傳統教學中所普遍存在的問題。

多媒體集圖文聲像於一體,使得傳統的黑白教學即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模式變成了圖文並茂、聲像兼備、動靜結合的多彩教學,多媒體以形象的圖片、直觀的畫麵、動態的視頻、悅耳的音樂來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帶給學生不一樣的感受,使得學生眼前為之一亮,可以帶給學生以感官盛宴。這樣的教學更加富有趣味性、新穎性與藝術性,更具新意與直觀性,更能激起學生內心求知的火種,使學生對麵前所呈現的化學知識表現出極大的學習興趣與積極的學習行為,學生學有興趣,學有激情,教學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如在學習“空氣”這一內容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空氣發現史的相關視頻,形象的畫麵、悅耳的音樂、動聽的語言,帶給學生以美的享受,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好奇心,進而主動而積極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真正實現“苦學”到“樂學”的轉變。

2 增強教學的形象性,幫助學生理解知識

化學知識具有相對的抽象性,這對於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正處於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階段的初中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往往不容易理解這些枯燥抽象而深奧的化學知識。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突破傳統教學時空的限製,將這些抽象深奧的概念、定理等寓於形象直觀的感性事物與素材中,這樣更具有化抽象為形象、化無形為有形、化靜態為動態、化微觀為宏觀的效果,學生更容易從直觀事物中獲取大量形象可感的感性認知,經過自身的思考,透過現象達到對事物的本質認識,從而由感性認知上升為理性認知。這樣更利於學生對抽象的化學知識的理解,從而全麵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因此,在教學中要善於在教學的重難點處、學生理解困難處來運用多媒體,以多媒體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使學生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理解這些枯燥深奧的化學知識。

化學中微觀粒子這些內容看不到、摸不著,實驗教學、掛圖等所取得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這是學生學習化學的一個重點,也是難點。多媒體的運用使得這一問題迎刃而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強大的綜合功能、分析功能與動態效果來形象直觀地描述電子在原子核外的運動,這樣更利於核外電子分層排布的教學。這樣將微觀粒子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麵前,更便於學生的理解、記憶與運用,是傳統教學手段所不能達到的。

3 增強教學的動態性,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是現代社會人才所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是初中化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但思維並不是憑空產生的,需要建立在一定量的表象的基礎之上。學生隻有獲取大量的直觀認識與感性材料,才能真正激活思維,開發智力,充分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等智力因素與興趣情緒等非智力因素來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探究活動。學生經過自身的主動思考、積極探究,在生生間、師生間展開充分的交流與激烈的討論,從而開創全新的學習平台,擴展探究活動的深度與廣度,將探究活動與思維認知推向高潮,真正經曆探究全過程,享受探究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悅,促進創新意識與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