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多媒體給力班主任

環境構建

作者:邊宗國 苗海霞

自2007年參加工作以來,筆者一直工作在教育一線並擔任班主任。所任班級多次獲得市區優秀班級稱號,個人被評為淄博市優秀班主任,建立的班級博客獲淄博市一等獎。學校在2010年為每個教室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因此,對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為班級管理帶來的變化,筆者深有體會。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管理中的最大優點是能創造出集圖、文、聲、像於一體的新型信息處理係統,可以實現幾乎所有現代教育媒體的功能。因此,多媒體計算機在各科教學中越來越被重視並被廣泛運用。同樣的,信息技術和多媒體的應用也為班主任的教學管理和育人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將從班會、家長會、班級博客、家校聯係等方麵,對信息技術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進行闡述。

1 多媒體給班會注入生命的活力

班會是班主任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和重要陣地。有計劃地組織與開展班會活動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任務。傳統班會形式比較單一,學生多在聽教師說教。而教師精心準備的材料呈現給學生的時候因為沒有好的途徑,被學生接受的內容少之又少,長此以往,班會對學生的教育作用便會消失殆盡。而信息技術的巧妙應用卻讓班會生動起來,恰當的圖片、視頻、數字故事讓教師想要傳達給學生的信息形象直觀,容易接受,更容易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育人效果水到渠成並能對學生維持長久的影響。從傳統意義來說,班會是一堂教育課,重點和難點在於如何幫傳統的說教變得都讓學生容易接受,並真正投入其中,體會其內涵。

尤其是如今,網絡環境下的班會課該如何定位?筆者精心研讀生本教育理論和多元智能理論後,將其定為綜合拓展課。即應用信息技術手段,采取“多智能,多任務,多媒體,多渠道”的方式,充分拓展學用渠道,讓學生突破校園圍牆,走向外麵的世界,這也使班會課的意義得以升華。

如在主題班會“成長與合作”一課中,基於以上的思考,筆者課前進行網絡問卷調查:“我是一個善於合作的人嗎?”學生自測自評後,上課時就能充分了解自身隱存的問題。這樣就把學習的主動性交到了學生的手上,讓學生帶著困惑去上這堂班會。課件采用數字故事的形式呈現出班級師生之間共成長的一幅幅溫馨畫麵,有班級采取的各項規章製度,有小組之間的合作和家校聯係的一些成果展示,也有班級元旦彙演上率真的孩子和親切的老師,還有每次受到表揚的小組和班委,還有學生參與學校各項活動的作品……每一幅畫麵都展現出班級其樂融融的學習和生活氛圍,體現出合作的樂趣和效果。學生在數字故事中看到自己,看到自己參與完成的作品和接受表揚的時刻,眼睛裏流露出的喜悅、自豪讓筆者看到他們對合作的意義有了深刻的理解。

嚐試讓學生自己找材料製作課件,親自主持,如此,班會除了教育功能之外,還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讓學生受教育的同時體驗合作與成功。這樣的班會不隻是單純的思想教育,而是生命的發展。

網絡搜索和校園博客為此次班會提供平台,拓展了學用渠道,對學生的高度尊重,使學生逐漸從“行為參與”“情感參與”最終達到所追求的“思維參與”境界,也是信息技術與班會課程達到最高層次的整合。

信息技術與多元智能的融合,使生本教育“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麵依靠學生”理念在課堂上得以實施。

2 多媒體促進家長會改變舊模式,發散教育新思維

過去的家長會往往是先由學校領導介紹校況,然後由各班主任和科任教師根據具體的班級和課程情況講話,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很少,甚至有些家長開完家長會除了孩子的成績一無所獲。而多媒體的利用成功地打破了這一模式。讓學生參與其中並成為主角是新型家長會的亮點。隻需提前精心準備好課件,全程可由學生主持,利用PPT,家長能很快地了解學校的校況和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