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輔助實現美術教學轉向能力培養
環境構建
作者:李代芹
新世紀是一個信息化時代,計算機技術充斥著人類的生產生活,並帶來了一係列重大變革。將計算機技術引入學科教學,這在教育教學改革中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多媒體輔助教學是一種嶄新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模式,為課堂教學注入了生機與活力,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
多媒體集聲光形色於一體,融動靜於一體,將其運用於小學美術教學中更是具有特殊的意義與作用。美術是一門藝術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創造美的能力,提高學生美術素養為教學目標。傳統的美術教學以教師枯燥的講解、學生機械的練習為主,強調教會學生畫,整個教學枯燥無味,學生參與動機不強,教學效果不高,這是美術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麵推進,對美術學科的教育功能更為關注。強調實現以“技法培訓”為主的傳統美術教學轉向“能力培養”為主的現代美術教學。多媒體的引入為廣大教師帶來了重要契機,將其運用於小學美術教學中更是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筆者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小學美術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來展開論述。
1 增強教學直觀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布魯納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小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時間短,他們對學習的態度完全取決於個人喜好。而美術是一門視覺藝術,具有較強的形象性與直觀性。但在以往的教學中多以教師枯燥的講述為主,整個教學動態性、直觀性不強,這既不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也不符合美術學科學習規律,自然無法激起小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參與動機。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可以以圖文聲像來傳遞教學信息,實現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的綜合,富有極強的動態效果、立體效果,大大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與形象性,使得教學更富吸引力與藝術魅力。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帶入特定的藝術情境中,使學生隨著畫麵的動感與音樂的節奏跌宕起伏。這樣更能激起小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與學習動機,使學生對麵前所呈現的美術知識與作品表現出極大的關注與學習興趣,進而使學生以最佳的學習與思維狀態進入美術學習中。
如在學習“海底世界”這一內容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強大的視聽功能與動態效果來向學生形象直觀地展現神奇而美妙的海底世界的影像片斷,這樣將靜止枯燥的教學內容轉換成絢麗的色彩、形象的畫麵、直觀的圖像、動聽的音樂,給學生以強烈的感官刺激,讓學生如臨其境,切身感受海底世界的變化無窮、神秘莫測。如此輕鬆愉悅的教學氛圍,如此優美形象的教學情境,刺激著學生的大腦皮層,使學生對海底世界產生強烈的好奇心與濃厚的求知欲,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學生主動而積極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為教學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2 激發學生想象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想象是思維的核心、創新的基礎。現代社會所需要的是具有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綜合型人才,這是時代賦予教育的重大使命。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就美術學科教學而言,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美術知識與技能,更為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小學生愛幻想,富有激情與活力,這些正是得天獨厚的優勢。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以全新的角度來向學生展現一個不一樣的美術課堂教學,帶給學生以新鮮性與新穎性,使學生對美術內容產生極大的關注與熱情,引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通過聲光形電的刺激,來豐富學生的感性認知,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使學生可以擁有一個更為寬廣的思維空間與想象空間。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所感受到的不僅是輕鬆愉悅、和諧融洽,更是新鮮趣味、自由自在。學生可以擺脫傳統教學的種種限製,自由馳騁於想象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