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助學初中生物
環境構建
作者:邵偉
本文重點分析如何利用思維導圖這種新型的思維工具,幫助學生對初中生物建立起一個完整而係統的知識體係,並且能利用這個知識體係達到對生物知識的有效應用。學習知識的過程也是掌握生存技巧和提升自身智力的過程,思維導圖能幫助學生快速而有效地掌握有效思維技巧,培養思維技能。
初中生物是一門關於生命科學的學科。它雖然在初中階段屬於二級授課內容,但是它能夠幫助人們了解自然界中的各種生物,能夠幫助人們了解自身的生命體征,幫助人們更好地生存和發展。研究生物能夠讓人們更好地遵循各種生命規律,促進人們和大自然和平共處,和諧發展;研究生物能夠讓人們充分地了解自身,明白如何讓自己合理膳食、均衡營養;如何預防疾病、健康長壽,提升生存質量。總之,生物與每個人每一時、每一天都息息相關。讓自己麵對生命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讓自己對大自然的生命之旅有所貢獻,應該是每一個地球人應該持有的態度。
初中生物係統而龐雜,很多領域、很多術語對於初中生來說都是第一次聽說,因此說初中生物比較抽象難學。不過,由於初中生物中的很多動植物都是學生常見的,人體中的各個器官也是學生熟知的,所以,隻要是學生潛下心來細心學習,再借助一些多媒體影視圖手段,也是能夠將初中生物學好的。思維導圖是一種基於人腦的思維工具,它能夠模仿人腦認知事物的過程和特點,充分展示事物的構成和發展演變過程。筆者從幾個方麵來分析思維導圖對於學好初中生物的輔助作用。
1 思維導圖網絡式構圖,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係
初中生物知識麵廣,知識點多。各種生物分類龐雜,物種物態極易混淆,給學生帶來很大的理解障礙。而且,由於知識點太多,學生非常容易遺忘,很難形成有效的記憶鏈條。如果使用思維導圖,就能夠輕鬆地解決這一問題。思維導圖能夠以某一知識點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出與其相關的知識點,然後再進一步拓展出其他相關的內容。通過這種方式,思維導圖能夠將各個分散孤立的知識點進行串接互聯,建成有效的知識認知網絡。思維導圖的延展性使得它能夠不斷擴充內容,並囊括整個生物體係,因而擴大學生的生物知識麵。思維導圖的易改性使思維導圖能夠隨時進行局部或者整體的修改,從而保持一種發展的形式展示相關的知識,使知識能隨時進行更新。
這個圖示以點、麵、體、圖的形式充分展示了生物的分類:首先按照生物分類的大的枝幹將生物體分為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其次按照這樣的分類再進一步細分,比如第一類植物類又分為種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然後進行第三級分類,種子植物又分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在每一級分類中,教師都可以插入表示分類級別的序號或者其他美化圖飾。比如筆者在最後一級中插入了相關生物的圖片,一是為了美觀,二是為了能夠使學生直觀地觀察到相關生物的體征,並且盡量采用帶有其生存環境的原始圖片,使學生能夠一目了然地認識到自然狀態中的生物體,最大限度地接收相關信息,為進一步學習做好知識儲備。教師在製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也可以進行相關知識介紹的鏈接。比如說鏈接相關的文字簡介或者是視頻影音材料,當學生需要了解進一步的信息的時候,就可以點擊鏈接區域,以打開相關素材進一步深入學習。
所謂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隻有大容量地接收信息,才能使學生全麵而係統地掌握相關知識,而不是浮光掠影一帶而過,成為華而不實的空架子。這時就需要教師開動腦筋,認真考慮什麼地方需要添加文字信息,什麼地方需要添加影音信息,這些信息裁剪的長度和片段的效果。因此,思維導圖不單單是一張簡單的圖,更是一張會說話的圖、一張動態的圖。教師運用得當,能夠使教學增添無窮色彩,能夠使課堂深入淺出,內涵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