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信息技術在職業中專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1 / 2)

信息技術在職業中專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校長論壇

作者:逄曉峰

1 引言

教育要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教育關係著國家的命運。新時期國家製定了新的人才強國戰略,職業中專教育肩負著為國家培養奮鬥在第一線的專業技術型人才的重任,在人才強國戰略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作用。職業中專的語文教學是職業中專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具有特殊的意義。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信息技術應用於各行各業的速度也在逐漸加快,各種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也推動著信息技術的發展。

2 職業中專語文教學現狀

2.1 從學生方麵看

1)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缺失。興趣決定著一個人付出的多少。語文教學伴隨著學生的整個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是每個學生所必須學習的科目之一。常年的語文學習,在進入職業中專以後,學生對語文教學內容難以產生濃厚的興趣,對於語文課程的學習缺乏一種主動性。職業中專的主要教學任務是教導學生的專業技術,學生一般處於親身實踐中。而語文教學的特殊性,學生的動手能力不能應用於語文學習中,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形成。

2)學生普遍存在厭學情緒。職業中專是一個特殊的教育機構,招收的學生一般是中考成績沒有達到高中錄取分數線的部分學生。這一部分學生學習成績較差,學習積極性較低,不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應用於學習中,這樣的習慣也帶入語文課程的學習中來。由於職業中專的語文教學缺乏創新,基本是對中學語文的延續,這就促使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厭學情緒的存在嚴重製約了學生語文學習的成績,多次測試成績不理想就會產生惡性循環,從而使大多數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3)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較差。大部分學生選擇進入職業中專學習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學習成績不達標。語文課程在中學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總成績中的比重也很大。學生學習成績不好,很大的可能是語文成績也不突出,甚至語文基礎知識較差。語文教學基本上是漢語言教學,語言的教學多注重積累,職業中專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較差,在職業中專語文課程的學習中就會較吃力,學習效果也欠佳,不能達到讓教師和學生自身滿意的結果,這也會降低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2.2 從教學方麵看

1)傳統的教學方式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職業中專的語文教學多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其模式一般為教師教、學生學,教師讀、學生聽,教師講、學生記的填鴨式教學方法。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生接觸的事物也逐漸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夠將語文教學融入以學生親手實踐為主的職業中專教育中,這樣的教學方式已經不符合現如今的職業中專教學特色,學生從很大程度上想要接觸的是能夠親手參與的、能夠有參與環節的語文教學。

2)教學內容單一,缺乏創新。語言類課程的教學多是從讀、寫、背誦等方麵入手,職業中專的語文教學內容在設定上也大多沿用的是傳統的教學習慣,是對中學語文教學的延續。長達十幾年的語文學習,教學內容設定一成不變,容易造成學生在學習程度上的疲勞。在安排設定教學內容時,教師沒有進行創新,完全遵循教科書的程序,是學生自學都能學習到的東西。教師在教學內容上不能給學生帶來新的體驗和感受,這就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消極的影響。

3)教師的教學觀念滯後於時代的發展。新時期的人才戰略講究人才的全麵發展,職業中專教學不僅僅是教授學生專業技術,更要保證學生的全麵發展。語文課程關係著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是學生今後賴以生存的重要能力之一。可是有些教師鑒於職業中專學生大多學習成績較差,認為學生到學校以後最重要的是學習賴以生存的專業技術,而忽略了學生基本能力的教育。語言能力作為中國人必須要具備的素質,也是人才必備的能力之一。職業中專語文教師的觀念還是在傳統的框架中難以認清楚當今社會的形式,這些都是製約職業中專語文教學優化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