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模式研究
校長論壇
作者:趙豔香
21世紀是信息技術的時代,教師可以通過整合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與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創造優良的語言學習環境,努力實現英語聽說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同時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因此,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初中英語教學實踐經驗,對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模式進行深入研究,希望廣大英語教師積極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促進英語教學的發展。
1 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應該遵循的原則
隻有恰當地使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才能把信息技術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因此,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應該遵循一些原則。
1.1 實用性原則
英語教師在整合過程中必須遵循實用性原則,因為任何教學方法的使用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刺激學生的聽覺和視覺係統,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引用的語言材料貼近生活,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真正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1.2 趣味性原則
初中生的年齡階段是13~16歲,還處於感性認識階段。因此,教師的教學必須符合趣味性原則,才能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吸引學生,打動學生。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結合教材聽說內容,整合圖片、聲音、文本、視頻為一體,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下學習。
1.3 主體性原則
我國素質教育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在平常教學中堅持主體性原則,努力做到人性化教學。筆者這裏所提到的主體性主要是指學生的參與性,表現在學生的主動性如何。因此,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特點,整合信息技術與聽說教學,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主動探索,體驗學習的樂趣。
2 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效整合的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他認為學習是在已有知識結構和新知識相互作用實現的。建構主義倡導學生在教師引導下,以學生為學習焦點的學習,著重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整合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聽說教學,非常適用於建構主義的學習環境。從建構主義來看,它所倡導的是改變傳統的教學,教師和學生都需要重新定位,教師不再是教學的中心,學生不再是被動式學習,而是圍繞學生和學習這兩者來進行教學活動,以提高教學效率。在信息技術發展飛快的時代,英語教師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術優勢,創設逼真的情境,提高學生參與度,創造師生平等對話的機會,滿足學生的表現心理,促進教學活動的展開。
3 如何整合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與信息技術
筆者在分析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與信息技術應該遵循的原則和理論依據後,結合自身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經驗,對如何有效整合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與信息技術進行深入探討。
3.1 整合信息技術與英語聽說教學,為創設教學情境提供良好條件
學生學習的需要表現在學習的興趣,而需要的驅動力是它的動力性。所以教師必須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利用好學生的興趣,把它運用到英語教學上來,學生很容易進入英語學習環境中。
那麼,作為初中英語教師,如何在聽說課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筆者認為通過有效整合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與信息技術,利用多媒體集聲音、圖片、視頻和文字為一體的功能,為學生創設逼真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不由自主地進入教師所創設的情境當中,主動進行思考,並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圓滿完成教學既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