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媒體讓小學語文教學生機勃勃(1 / 2)

多媒體讓小學語文教學生機勃勃

校長論壇

作者:於君秀

1 動畫短篇激興趣、促交流

語文,簡單說就是聽讀說寫。筆者發現學生在寫作學習方麵,不喜歡交流。興趣是成功的核心所在。學生由於年齡原因,生活閱曆淺,知識麵狹窄,生活經驗少,寫起作文,下筆無言,或者言語幹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就可以鮮活生動,活靈活現,刺激學生的眼球,掌握大量材料,學生學得津津有味,寫得自自然然,改變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痛苦”。

筆者利用自習時間播動畫短篇《龍且的失敗》:楚漢之爭中項羽的大將龍且一意孤行,不聽田橫之言,最後自刎而死,從而給項羽造成重大的損失。筆者因此讓學生寫觀後感,題目自擬。學生興趣濃厚,基本上表達了正確的觀念:要聽取他人意見,否則下場難以預料。讀書、寫作之後亦複如是,聽取他人意見,多和他人交流,借此更能夠提高自己的感悟。交流非常重要,讓學生明白別人的好文章也是作者反複修改、反複交流而來的,這樣一步步把學生引到他自己的文章上來,養成好的寫作的習慣,別把自己圈到一個狹窄的思想圈子裏。

通過《楚漢之爭》的觀看,學生認識到:要多交流、多借鑒,治理國家如此,管理軍隊如此,寫作文更是如此。

2 多媒體滿足求知欲,添點快樂

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難有持久力。教師要了解學生的這個特點,給予所需,“投其所好”。多媒體,畫麵逼真,生動活潑,寓教於樂,不要說引導學生,就是一播放生動的畫麵,他們早已經安安靜靜,聚精會神,一雙雙眼珠注視著畫麵。

記得在給低年級教《美麗的公雞》這篇課文時,筆者一邊講一邊播放這篇課文的Flash動畫,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並能讓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有利於課文的講解。看完這Flash,學生學習興趣都被調動起來了,個個都渴望對課文的學習。

3 利用網絡教學資源設計出優質教案

現在的網絡發達,信息的傳播一刻千裏。教師應宏觀把握語文教材,體現語文教學的大知識觀、大課堂觀、大教學觀。小學語文教師除了閱讀本學期所教教材外,還要借鑒大量的網絡資源,查找相關資料,閱讀其他年級的語文教材。這樣才能從宏觀上了解教材編寫意圖,明確本冊書的教學內容在整個小學語文知識體係中所處的位置,而不會將所教知識狹隘地定位於某一年級、某一學科。教師在完成單位學習目標的過程中,注重知識的連貫性和整體性,充分體現課本知識的延伸性,實現教學的大知識觀特點。教學雖以課堂為主陣地,但語文課堂則不僅僅局限於課堂上的40分鍾。教師布置學生課前的預習、調研、整理資料,以及課後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拓展延伸,體現了語文教學的大課堂觀。而教師在對學生傳授文化知識的同時,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閱讀能力、合作能力、實驗能力、生存能力等的培養,則是體現語文教學的大教學觀。

語文教學的這三大特點要求教師必須做到宏觀把握教材,最好在開學前對本學期的教材內容畫出釋譯圖,準確把握重難點,對每一塊兒知識如何傳授做到心中有數。

4 利用多媒體輔助閱讀

4.1 模擬配音,訓練能力

多媒體聲色俱佳,十分適合小學生的教學,尤其是誦讀詩文,感覺極佳。播放課文錄像,背景是高山流水,古箏樂曲音樂柔和悅耳,學生跟讀,字幕清晰播放全文,簡直就是藝術享受。

在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和有利的條件。筆者在教學《第十二塊紗布》時,把裏麵的人物設計成動畫,五光十色,煞是精彩,先聲情並茂地再現課文內容,然後隻出現動畫和音樂,借助這些有力的提示,讓學生給動畫中的人配音。這時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堪稱熱情高漲,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