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思考
校長論壇
作者:王國棟
隨著經濟的發展,網絡的普及,多媒體技術已經在大部分的中小學日常教學中占據了一席之地。數學是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一門學科,多媒體技術又是比較感性的。作為高中數學教師,如何合理應用多媒體,就成為增強教學效果與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因素。這讓筆者對目前數學教學應用多媒體的現狀進行了認真思考。
1 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優於傳統教學之處
1.1 用多媒體可以幫助突破難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由於學生的理解水平,以及某一部分知識的抽象性或深度,決定了在課堂中有一些難點是難以通過傳統教學中的教師講解就可以突破的。如“導數的幾何意義”這一節,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曲線的割線逐漸逼近切線的動畫過程”,變抽象為具體,使難以理解的過程以實際形象呈現在學生麵前,降低空間想象的層次,可以幫助部分想象力有困難的學生更好地學習。
利用計算機在屏幕上設計出兩條平行於y軸的直線:x=t,x=t+1。讓這兩條直線在鼠標的拖動下等距離平行移動,連續變化,並使夾在這兩條平行直線內的二次函數圖象變色,這樣學生能較直觀地了解當t這個參數變化時,在區間[t,t+1]內這段曲線函數值的變化範圍。隻需稍加指導,就能輕鬆地解決問題。
很多難點的突破都可以借助多媒體的幫助,使學生的認識更加充實,讓學生在一種良好視覺刺激下學習。這樣才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麵和視野,便於學生理解接受。這種方式還能激發學生的探索思維和求知欲望,利於學生的長期發展,適應當前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為學生提供終身學習的基礎。
1.2 用多媒體可以優化教學結構,增強教學效果
數學追求的目標是:“在混沌中找出秩序,使經驗升華為規律,將複雜還原為基本。”這從一定的程度上詮釋了運動與靜止的關係。對於高中數學中某些晦澀難懂的幾何問題,如果能夠利用運動的觀點來分析,便可以“從混沌中找出秩序”,從而幫助發現問題的本質,更加深刻地來理解問題。在整個高中數學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利用Flash等軟件製作動畫,用動態的觀點來進行分析教學,就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理解幾何中數與形的關係,使整個教學變得簡單易懂,有趣生動。如在解析幾何中,斜率與傾斜角之間的關係一直是困擾學生的一個難題,假如能利用運動的觀點來分析這個問題,可以使學生很快地把握它們之間的關係。
現在教師備課基本上離不了電腦,可以在備課時將學生需要做的練習題也製成多媒體課件,需要時直接呈現給學生,省去了板書和擦拭的時間,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學生提供盡量多的信息,這是傳統練習方法不可比擬的。它的最大成功之處在於優化了教學結構。原來有的知識點用板書呈現太浪費時間,教師會用語言講授代替板書,但現在就可以很輕鬆地在課前製成課件,信手拈來,使得課堂結構更豐滿,知識過渡更人性化。
另外,總結是學習數學一個很重要的學習方法,所以每節課的小結是非常重要的。在講授結束前,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的內容、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通過投影,將本節內容瞬間重返“屏幕”之上,較短時間內重複刺激大腦神經,使學生再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本節課的內容,從而增強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