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初中美術多媒體教學的幾點思考(1 / 2)

初中美術多媒體教學的幾點思考

校長論壇

作者:韓美娥

素質教育更加關注學生全麵素養的提高,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也不再是單一的智能型人才,而是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綜合型人才。美術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是培養人才的主要途徑之一。在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教學,使得美術教學大放異彩,為美術教學改革帶來重要契機,彰顯美術教學的魅力。但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麵性,在美術教學中,多媒體在帶來巨大教學優勢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因素,而造成一定的負麵影響。如何規避不足,發揚優勢,這是美術多媒體輔助教學中最應該思考與研究的問題。

1 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

1.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激發學生興趣是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條件。如果學生對美術學習不感興趣,就算教師教得再好,付出再多的時間與精力,仍舊無法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因此,在美術教學中要重視學生興趣的激發與培養。而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對美術教學不感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學枯燥無味,趣味性不強,缺乏吸引力。

多媒體教學手段集圖文聲形於一體,具有圖文並茂、聲像俱全、動靜結合的特點,將原本抽象枯燥的美術理論知識寓於直觀的畫麵、形象的圖片、動聽的音樂與精彩的視頻中,這樣的教學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與思維規律,能夠激起初中生強烈的美術學習興趣與創作靈感,引導學生富有激情與活力地進行學習。這樣的學習對學生而言是一種樂趣,整個學習過程是一場愉悅之旅,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心靈的淨化,是一種美的享受。

1.2 增強美術欣賞課教學效果

欣賞課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享受美、欣賞美,提高學生美術鑒賞能力,這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目標。在美術欣賞教學中對作品的質量與數量有很大的要求,僅僅依靠美術教材中的作品無法更好地進行欣賞教學。而多媒體以強大的互聯網為依托,擁有巨大的信息資源庫,多媒體可以將更多的美術作品進行集中、動態而形象地展示。這可以彌補教材中欣賞作品的不足,激起學生鑒賞的激情,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見聞,更便於學生進行鑒賞,在比較與分析中提高鑒賞能力。同時也可以滿足現代信息社會形勢下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這正是傳統教學手段所不具備的重要優勢。

1.3 激發學生創作靈感

美術學習的目標不是簡單地讓學生學會理論,進行作品的複製,而是要激起學生創作的靈感,讓學生創作出富有個性的作品,這樣的作品才能富有生命力。而靈感並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在一定的外部刺激下學生產生的內部動機。多媒體可以全新的視角向學生展現圖文並茂、聲形兼備的優美情境,這些內容與形式是新穎而獨特的,學生極感興趣,可以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中。這樣更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想象。教師可以將與創作內容相關的各種素材,如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合理布置,精心展示,這樣可以讓學生看其形、聽其音、悟其情,給予學生多種感官刺激,使學生如臨其境,展開充分的想象,創作出更好的作品來。

2 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不足

2.1 多媒體成了教學的全部,失去美術學科特征

許多教師正是看到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強大優勢,便片麵地認為隻要運用多媒體就能成為一節優質課。尤其是新課程也大力倡導多媒體的運用,更是讓許多教師片麵地認為隻有運用了多媒體才能體現新課改、踐行新課改。在這樣的錯誤認識下,教師視多媒體為萬能的,為經典,而完全不顧美術的學科特點與學習規律,無論什麼課全部清一色的多媒體,就算是布置作業也要運用多媒體。多媒體濫用現象嚴重,完全失去美術特色,而沒有美術味道的課如何來成為優質課呢?

2.2 學生主體性與教師主導性的缺失

傳統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處於次要從屬地位的滿堂灌、一言堂,學生成為課堂的附屬,隻是知識的被動接收者。而在運用多媒體的過程中也出現了這樣的教學行為,教師與學生完全被多媒體所控製,淪為多媒體的奴隸,教師隻是在機械地操作多媒體,學生成為課件的欣賞者,整節課的焦點完全放在多媒體的操作與演示上。這樣的教學隻是披著現代教學手段外衣下的滿堂電灌,依舊是穿新鞋走舊路,並沒有將新課程所倡導的“以學生為中心,將學習的主動還給學生”的教學理念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這樣的教學依舊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