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談小學語文教學和信息技術結合的幾點看法(1 / 2)

談小學語文教學和信息技術結合的幾點看法

信息化教學

作者:王誌忠

實踐中可以看到,當前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改革和現代信息技術之間的有效結合是教學的客觀要求,它將語文教學理論、改革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等元素整合在一起,使學生在任務驅使下完成教學目標。

1 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實現小學語文教學與環境之間的互動

小學教學環境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很能激發起學生學習欲望和興趣。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學生年齡尚小,對外麵的世界充滿好奇和疑問,求知欲非常高,而且活潑好動。教師要充分利用這個年齡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秋天的傍晚》一文時,積極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充分利用當前的教學信息資源,尤其是音頻、視頻以及圖片等多媒體資料,加之優美的背景音樂配置,小狗在田野盡情地歡蹦,小朋友們在田野盡情地歡唱,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仿佛一直沉浸在傍晚的田野中。尤其是城裏長大的孩子,基本上沒有見過草原、田野。通過這些教學資源,讓學生跟從課文去感受、去體會田野的魅力和美麗。

再如,在《烏鴉口渴了》一文教學實踐中,利用計算機網絡資源,查找一些活潑、好玩的材料在課堂上播放,找學生扮演“烏鴉”,將烏鴉一步一步地得到瓶中水的過程用形象的肢體語言表達出來。在此教學過程中,通過計算機網絡和大屏幕演示,讓學生大致了解學習內容,然後再通過角色扮演,進一步體會課文深層次的含義。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下學習,可提高效率。

2 給學生學習任務,讓學習任務驅動學生去學習

現代的教學形式下,要求教師適應新時代和新形勢的教學需求。作為新時代的小學語文教師,首先應當注意教學環境、自己的特長以及教學背景等因素,盡可能地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去完成教學目標。同時,教師應當將設計好了教學任務交給學生,後者主動尋找夥伴,讓他們自主組成學習小組,讓這些小組成員之間互相配合、互相幫助,共同掌握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課後要布置一些作業,讓學生積極探索,重點要突出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

3 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技術和設備

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可謂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顛覆與創新。常用的教學形式是麵對整個班級的全部整體的教學,而采用現代多媒體技術以後,教師不再那麼多地用粉筆和黑板,隻需通過多媒體設備即可向學生傳遞信息,同時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呈現教學內容。采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模式,需要注意幾個方麵的內容:教師一定要對教學內容充分地研究和設計;利用計算機輔助係統,可以利用網絡的資源,也可以自己製作一些資源庫,然後製作有關教學內容的PPT和課件;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應當有效利用現有的課件,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以期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學習熱情,最大化地增強教學效果。

4 利用監控係統指導學生學習

利用計算機網絡監控係統進行教學或指導學習,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以在網絡教室中上課,學生可自主根據自身需求和能力,來決定應用哪些課程教學資源,同時還可以有選擇地對相關知識進行學習和掌握。對於教師而言,在此過程中起到了主導作用,其可從教師機上對學生全過程學習情況進行監控,可任意查看具體學生機上的電腦屏幕,而且還能夠自動對某一群組甚至全班的學生機輪流監視,以便於及時發現問題並作出輔導。此外,還可以給學生自由發送消息,進行提示並糾正。這種教學的特點就是整個過程都由教師監控和輔導,教師起主導作用。優點在於學生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任意選擇課堂內容、學習進度,可以自主學習,並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對培養學生自身的學習和創造能力非常有利。這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原來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狀況,從而極大地彌補了個別化教學的不足。這個教學過程的特點,決定了它不太適合人數多的班級上課,而比較適合人數較少的班級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