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
信息化教學
作者:高兢
運用信息技術可以進行示範動作的演示,可以保留學習資料;運用移動設備可以解決室內教學的問題,利用網絡可以讓師生之間加深交流,也可以進行有效的知識傳遞。
體育教學都是在室外,而且是身體直接參與,以身體活動為載體,實現身體健康,好像這些過程不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另一方麵,信息技術設備需要電源,需要屏幕等,好像在體育課上難以實現。基於此,很多教師在上體育課甚至是上優質課或者公開課時都不考慮使用信息技術。殊不知,體育課照樣能用信息技術,也能實現信息教學的支持。筆者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進行了很多的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嚐試,都取得了成功,而且在教學中明顯感覺有了信息技術的參與,使教學質量大大提高,教師在教學中也能得心應手。
1 動作示範中運用信息技術
體育教師在進行直觀教學時,都是給學生進行示範。示範可以讓學生形成動作概念,也是為了糾正學生的錯誤。但是教師在課上的示範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因體力的原因或者時間的原因,教師隻能做幾次示範。另外,教師的示範一般都是完整的,很多動作由於身體的原因或者動作技術的原因不可能分解,所以教師在觀察時動作也不可能在空中停留或者進行細致的分解。學生有時候聽得雲裏霧裏就開始嚐試,經常掌握不到要領。而有了信息技術設備,動作的示範講解便變得輕鬆起來。
在上體育課前,教師就做好了課件,針對本節課上的內容,選擇了相關的教學動畫或者是錄像,把學生留在教室裏,用大屏幕進行示範演示。體育教師可以對動作進行詳細的講解,操作時可以運用上麵的按鈕進行慢放與暫停,這時候學生就能對動作進行直觀的觀察與理解。比如在教學足球的“腳內側踢球”內容時,教師強調動作使用的部位,即蹠趾關節、舟骨、跟骨等所形成的平麵。這種踢球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優點,就是腳與球接觸麵積大,這樣踢出的腳比較平穩,而且準確率高,容易控製球的方向與速度。但是這樣的動作對人體有一定的限製性,在踢球時,由於受人體力學的限製,大腿與小腿的擺動不大,故速度也不能最大。這個動作,在演示時,如果由教師真實地演示,如果速度過快,學生很難觀察到;如果教師放慢動作,可能達不到所要的效果,而且動作不連貫,學生不能正確理解。這時候就可以利用攝像機,把動作先錄下,在課堂上進行慢放與快放或者暫停,反複讓學生觀看。學生容易理解動作,學習興趣也大,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在接下來的練習中很快就可以掌握動作。
2 移動設備的運用更方便地進行體育課堂教學
事實上信息技術用於體育課堂上是可行的,但是沒有一個學校會把一個龐大的多媒體係統搬到操場上,是因為操場麵積大,需要布線,會花費很大的成本。而且在操場設置這樣的設備也容易損壞,風吹日曬雨淋等,都給設備造成損壞。所以一些教師又想當然地認為體育課堂上運用信息技術教育是不可能。然而可以運用移動設備,這種設備非常適合於無電環境下使用,運用於體育教學則有了可能。
2.1 攝像機的運用
在體育教學中攝像機的運用率很高,既可以拍下體育教師的示範動作,也可以拍下學生的練習動作,讓學生觀察學習,通過對照自己的練習分析動作差距在哪裏等。當然,攝像機也可以拍攝發生在課堂上的精彩鏡頭,再回放給學生看,讓學生體驗到體育課堂上的歡樂,也可以作為一種保存的資料。錄像機的價格較貴,在運用時要注意安全,對其進行合理保養。
2.2 數碼相機的動作
數碼相機在功能上不如攝像機,由於空間的限製,不能錄製大量的錄像,但它也有一定的優點——價格便宜,體積小,可以錄製小片段的動作,隨時可以刪除再錄製另外的動作;還可以抓捕靜態影像,而且像素較高。而且學生中的很多家庭都有數碼相機,可以隨時帶入課堂上使用。在運用時,可以根據數碼相機的數量,把學生平均分成幾個小組,安排專門學生負責拍攝,還可以輪換拍攝。各個小組對拍攝的動作進行加入觀賞,找出動作的優點與缺點,逐步完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