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嬰幼兒疾病防治篇(6)(1 / 3)

(2)硫酸鎂溶液外敷:可用50%硫酸鎂溶液,每次取50毫升倒入搪瓷碗中,加熱水10毫升,取兩塊小毛巾或紗布,交替使用。先取一塊毛巾,擰幹後敷在硬塊處,上麵再用熱水袋壓住,5分鍾更換一次,連續15分鍾,每日3~4次。硫酸鎂溶液溫熱敷可使肌肉放鬆,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藥物吸收,使硬塊變軟,直至消失。

(3)艾葉煎水敷:艾葉即艾蒿,味苦辛,性溫,有理氣血、溫經止痛的效用。可用艾葉加水適量煎煮,放溫後用毛巾浸濕熱敷。注意藥液不要下流,局部不要燙傷。每3~5分鍾換一次,每次熱敷30分鍾,每日二次。

(4)理療:可去醫院做理療,效果較好。

如果硬塊有波動感或出現膿頭,不可再熱敷,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怎樣給孩子喂藥

按照醫生告訴你的服藥方法小心地給小孩子喂。藥物的名稱、服用量、給藥的方式和服用次數等,都可以在藥瓶簽上找到。應把藥物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以防其他的孩子拿到。

(1)問一問醫生或藥劑師,是在給孩子喂奶前或喂奶後時用藥,還是在兩次喂奶之間給藥。喂藥的時間選擇對藥物的吸收是有影響的。你不僅要知道為什麼給孩子喂這種藥,而且要知道這種藥有什麼副作用。醫生或藥劑師會告訴你如何觀察小孩對藥物的反應。如果嬰兒眼這種藥後出現了皮疹或發癢,那就要找醫生看一看。

你必須仔細把握小孩服藥的數量,請按藥瓶簽上的說明辦。普通家庭所用的茶匙大小差別很大,最好用有標準量度的茶匙。當然,你也可以把注射器當作測量工具來使用。

(2)給孩子喂藥時要特別耐心。先把嬰兒抱在懷裏,讓他的頭略仰起或者放成喂奶時的體位。然後,用注射器或滴管慢慢地將藥滴到嬰兒嘴裏的後中部位,輕輕地撥動孩子的臉頰,以促使他把藥咽下去。也可以把藥放進空橡皮奶頭裏,然後將橡皮奶頭放進嬰兒的嘴中來引誘他吮吸,如果喂的量較大。嬰兒可能會打嗝,就讓他歇一會兒,然後再喂。另外,喂藥時要有恒心。即使嬰兒不太喜歡藥物的味道,但他確實需要這種藥,也一定要讓孩子把藥吃完。孩子服藥後,應該抱著孩子睡。

如果孩子開始作嘔,就停止下來,讓他休息一會兒,安撫一下後再給他喂藥。孩子如果在服藥後嘔吐,就把他的頭斜向一邊,輕拍其背部。嘔吐後把他的嘴洗幹淨。看看孩子吐出來的藥量多少,問一下醫生是否可以繼續用這樣的劑量給孩子服。切忌給吃飽肚子的孩子再喂什麼藥。

如果嬰兒大一些,能吃些食物,你就可以把藥放在少量的食物裏。藥片可以壓碎拌在果醬裏讓小孩子吃。但是,某些藥物如和奶或食物摻和一起,就不會很好地被吸收。

怎樣給孩子點眼藥

讓孩子坐在椅子上,頭向後仰,臉向上,輕輕閉眼。家長將眼藥向眼內角擠出1~2滴,然後用另一隻手,將上眼皮輕輕提起來,使藥水含在眼內。放下眼皮,讓孩子閉一會兒眼,轉動眼珠,使藥水布勻。

怎樣給孩子滴鼻藥

讓孩子躺在床上將頭伸出床沿外,盡力後仰,使頭與身體呈直角,然後向雙鼻孔各滴1~2滴藥液。隻要保持頭向後仰,藥水就不會流到嗓子去。但不要經常使用通鼻劑,如果使用,也要用小兒製劑,不能將大人的藥隨意給孩子用。

口角炎怎麼護理

如果孩子經常口角糜爛,甚至口唇裂縫,出血,就是患了口角炎。口角炎常伴有舌炎,這時舌呈鮮紅色,舌乳頭可有部分剝落,舌麵、舌尖出現明顯毛刺狀小乳頭。這種病多為維生素B2缺乏引起的。

經常患口角炎和舌炎的孩子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及肉類、蛋類,同時可口服核黃素片(維生素B2)。

短期禁食能治療腹瀉嗎

發生腹瀉伴有嘔吐的較重患兒,在開始給予治療時,醫生往往要讓其禁食8小時左右。一些家長怕孩子營養不夠,有時會不按照醫務人員的要求去做,而私自給孩子喂牛奶、水果及其他食物,結果事與願違,造成病情的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