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預防小兒缺鋅症
在正常人體內,各種元素都有一定的含量和適當的比例,過多或少都會破壞元素之間的平衡;若長期超過生理需要或長期不足,都會造成生理功能失調,導致發生疾病。一般小兒,每日約需鋅5~10毫克,隻要注意經常喂給肝、瘦肉、蛋黃、黃豆、花生米、核桃等食物,小兒如不挑食、不偏食,有良好的飲食習慣,一般就不會發生缺鋅症。如果懷疑小兒缺鋅時,一定要去醫院檢查發鋅和血鋅,確診為缺鋅時才可服藥治療;一旦症狀改善,就要調整服鋅量或停藥,用含鋅量高的食物來補充即可。切不可把含鋅物當作補品給小兒吃,否則,服鋅劑日久會引起毒性反應。
骨髓穿刺會危害小兒健康嗎
小兒得了血液病,或者懷疑腫瘤轉移或侵犯到骨髓,就要做骨髓穿刺檢查,這是為什麼?
我們知道血細胞是從骨髓生出來的,正常的骨髓才能生出正常的血細胞。如果末梢血象異常,就要到它們生身之地的“老家”進行調查,了解是否不正常的細胞生得多了,了解它們的前身是否正常,是否生不出正常的後代。在正常情況下,進行骨髓穿刺檢查,要比進行末梢血檢查更為準確可靠。所以,遇到不能確定原因的貧血患兒,不能排除白血病或再生障礙性貧血時,或不明原因的肝脾淋巴結腫大,都應進行骨髓穿刺檢查。
穿刺的部位一般可在髂骨前或髂骨後的突出部位,或脊柱骨後突起處,有時可穿刺胸骨。穿刺時患兒沒有多大痛苦,其疼痛程度比注射青黴素時的皮膚試驗加肌肉注射還要輕些。一般是用一小針局部麻醉後,將針紮進骨髓腔內取出幾滴骨髓做檢查。抽骨髓會妨礙小兒健康的說法是沒有任何根據的。骨髓穿刺是一種十分安全、能夠幫助診斷血液疾病的方法,現在已普遍應用。
怎樣早期發現幼兒心髒病
小兒先天心髒病(又叫先心病)的症狀隨著畸形的類別而不同,並隨畸形的嚴重度而輕重不一。常見的症狀有心悸、氣急、咳嗽、咯血、胸痛、易疲勞、頭痛、頭暈、昏厥、紫紺、下蹲習慣和浮腫等,嬰兒還有吞咽困難、嘔吐、發育障礙、易患呼吸道感染等,嬰兒體重不增、易出汗。病變較輕時,多數患兒早期無任何症狀,但有特征性的心髒或血管雜音,異常心音和心音異常,還可見到發育不良、紫紺、杆狀指(趾)、胸廓畸形、心前區搏動異常明顯、血壓和脈搏變化等。若小兒自幼有以上表現,家庭有先心病史,母親妊娠期有感染史等,均提示有先心病的可能。父母應帶小兒去醫院看醫生,作相關的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以免延誤疾病而錯過治療的最好時機。
怎樣預防流行性乙型腦炎
預防流行性乙型腦炎主要是做好預防接種和防蚊滅蚊工作。在乙型腦炎流行季節前1~2個月,6個月至12歲的易感兒均應預防接種乙腦疫苗,可使兒童不得乙型腦炎。滅蚊是預防乙型腦炎最根本有效的方法。在積極滅蚊的同時,還應采取防蚊措施。如用蚊帳或用藥物防止蚊蟲叮咬小兒。此外,還須控製傳染源,如消滅蚊蟲和蚊蟲孳生地;填平死水坑、窪地;在水不能排盡的水窪內,噴灑少量化學滅蚊藥等。農村要做好動物的管理。豬是乙型腦炎的主要擴散宿主,做好豬圈的環境衛生及圈內衛生。飼養處要離住所遠一些。一旦發現乙型腦炎患者,要立即隔離,及時送往醫院搶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