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性格培養篇(8)(2 / 2)

英國教育家洛克說:“習慣一旦養成之後,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發生作用了。”

傳說,亞曆山大帝王圖書館發生火災的時候,館裏所藏圖書被焚燒殆盡,但有一本不很貴重的書得以幸免。有一個能識幾個字的人,花了幾個銅板買下了這本書。書本身不是很有意思,但書頁裏麵卻藏著一樣非常有趣的東西,一張薄薄的羊皮紙,上麵寫著點鐵成金石的秘密。所謂點鐵成金石,是指一塊小圓石,能把任何普通的金屬變成純金。小紙片上寫著:“這塊奇石在黑海邊可以找到,但是奇石的外觀跟海邊成千上萬的石頭沒什麼兩樣。”謎底在於:奇石摸起來是溫的,而普通的石頭摸起來是冰涼的。這個人於是變賣了家當,帶著簡單的行囊,來到黑海岸邊,開始尋找點鐵成金石。

這個人知道,如果他把撿起來的冰涼的石頭隨手就扔掉的話,那麼他可能會重複地撿到已經摸過的石頭,而無法辨認真正的奇石。為防止這種情形的發生,每當撿起一塊冰涼的石頭,他就往海裏扔。一天過去了,他撿的石頭中沒有一塊是書中所說的奇石。一個月,一年,二年,三年……他還是沒找到那塊奇石。但是,他不氣餒,繼續撿石頭,扔石頭……沒完沒了。有一天早上,他撿起一塊石頭,一摸,是溫的!他仍然隨手扔到了海裏,因為他已經養成了往海裏扔石頭的習慣。這個扔石頭的動作太具習慣性了,以至於當他夢寐以求、苦苦尋覓的奇石出現時,他仍然習慣性地把它扔到了海裏。

“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對今天的孩子來說。要成就學業、事業,要擁有美好人生,必須養成一種好的習慣,否則,孩子也可能把自己的“點鐵成金石”扔進海裏。

三、從小培養孩子儉樸和守時的習慣

當今社會,很多父母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所以不注重孩子行為規範和道德品質的教育培養,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中國有句古話:“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用這句話來形容兒童行為的學習和發展,是非常貼切的。

其實,家長應該知道孩子在幼年時,並不能夠分清什麼樣的行為是好的,什麼樣的行為是不好的。一個孩子每天都要重複許多的行為,而一個行為重複多次就有可能形成一種習慣了。

曾經,有記者問一位享有盛名科學家:“您在哪所大學、哪間實驗室學到了對您的成功最為重要的東西?”這個科學家出人意料地回答說:“幼兒園。”那位記者以為他是在開玩笑,就接著問:“那您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呢?”那個科學家是這樣回答的:“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擺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做錯事情要表示歉意,要仔細觀察周圍的大自然。”

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品德與將來的成功有著重要的聯係。節儉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可以養成的好習慣,它是事業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勿以善小而不為。”對節儉而言,也是一樣。家長必須培養孩子節約簡樸的習慣。

從事同一事業,對節儉的孩子而言,其成功機會就會比其他孩子要高。在小方麵去節儉,就能聚少成多,長期積累下來的價值也是很可觀的。

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守時的習慣也非常重要,如人家請你吃飯,如果遲到的話,會使主人和其他受邀的客人不愉快,你也很快就會變得不受歡迎,所以恪守時間可以增強個人魅力與價值。常言說:“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永遠都是正確的,尤其在當今這個時代更是如此。現在社會的發展速度加快,情況千變萬化,在時間上必須分秒必爭。

生活中,有人勤奮,有人懶惰;有人認真,有人馬虎;有人勤儉節約,有人鋪張浪費;有人今天的事情明天做,有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

不過,用長遠的眼光看他們,勤奮的人收獲成功,懶惰的人收獲失敗;認真的人收獲喜悅,馬虎的人收獲沮喪;勤儉節約的人收獲幸福,鋪張浪費的人收獲痛苦;今天的事情明天做的人,所有的夢想皆成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的人,所有的夢想皆成真……有怎樣的行為習慣,就會有怎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