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叔就再給你尋著。”錢老六是多麼精明的一個人,見每次對自己都是言聽計從的楊娟這次搖了頭,就知道這其中肯定出了問題,當下也沒多說,就把話題錯到另一方麵去了。“早晨你師兄來找我要尋的匠人最近到是有幾個,都是在外地做工的,此時臨近年節都回了家,都說如果能在家門口尋了合適的工作,就不再背井離鄉的了。你哪天有時間我給你帶挑挑看?”
“手藝上的事我也不懂,如果有合適的你就帶給我師兄看吧,讓他考考手藝,也不拘著幾個名額,合適的就都留下吧。”對於選匠人這事兒,楊娟答應的倒是爽快,人才的重要性對於來自二十一世紀的楊娟來說,比誰知道得都要多。
“你要的帳房也有個人選,是個落第的秀才,人有些愚腐,好在是辦事認真,做帳房倒也合適。不過他家是住在城外的,來你這上工是要安排住處的。”楊娟是頂不願和愚腐的人打交道的,可是現在又沒有別的合適的人選,隻得先答應下來,用些日子試試看。
至於你說的那些幫手收糧食的人,我這裏還沒有合適的,城裏的小夥子們哪個願意幹那樣的活計?你不如從鄉下尋些臨時做工的人,現在這冬季田地裏又沒有活計,想撈個短工掙些過年錢的大有人在。楊娟覺得錢老六說得也有道理,就決定明天依舊去蔣老板家裏,讓他帶著從他家的佃農那裏尋些可靠懇幹的,幫著來收糧食。
即然做了決定,次日楊娟一早就往蔣老板家中去了,將自己的打算說給他聽。那蔣老板聽說是給自家的佃農尋活計,哪有不答應的,當下讓人去叫了村裏的壯勞力來,楊娟即吩咐了常掌櫃挑人,然後再由夥計帶著分頭去收糧食。收糧食的銀錢楊娟是暫時交給了常掌櫃的,都是剛從錢莊裏兌換出來的銀錠子,還有些用來找零的銅錢,吩咐讓幾個識字的夥計記好帳,晚上收工時要仔細核對。
然後就約了蔣老板一起去了上次的孔家,這次孔家的人很全,兄弟幾個都在,楊娟也不喜歡拐彎摸腳,便將自己收糧的價格和送貨的要求說了出來,孔家兄弟一核計,覺得即使搭些車馬費用,但因為價格提高了二層,自己一方還是極為合算的,當下就同意了下來。
因為楊娟那裏現在人手並不是很充足,所以雙方商議了等十天以後孔家再送糧過去。商定了細節、再簽了契約,楊娟留下了一千兩銀子做定金,就返回了蔣老板家。蔣家的外院已經整個借給了楊娟,包括糧店的夥計、原來蔣家的工人和剛剛雇來的佃戶,有三十多個人在忙和。常掌櫃甚至又從佃戶家裏以雇傭來兩個婆子,給這三十幾個人燒水做飯。又問起去那村裏收糧的情況,那裏卻是由李家父子帶隊去的,去了十二個人,帶了兩千兩銀錢,雇了五輛馬車,現在已經送過來一次糧食,趕車的說那裏賣糧的都已經排起了長隊,照這樣情況看,用不了明後天,就得回來再取銀錢。
楊娟聽了情況,就讓常掌櫃明天再多派人手車馬去那邊,銀錢明早也會從候城送過來。當下來蔣老板這裏賣糧的人並不是很多,大概消息還沒傳開,楊娟也讓這裏的人手做好準備,因為給的價錢高,想是用不了太久也會來很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