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風終於走近了山腰八角十二重的恢弘建築,心中不由生出一種虔誠。在修仙之都,莊風也見到過許許多多的建築,恢弘如此的也不在少數,可是莊風卻從未有這種感覺。在這裏,仿佛存在著什麼讓莊風感到無比親近的東西一般。莊風猜不出這件東西是什麼,可是莊風確信它的存在。
步入建築,出乎莊風的意料,裏麵並無什麼神佛道尊之類的供奉塑像。香案倒是有一個,可是上麵隻是放了一個小箱子,並無其它的物品。在香案兩旁的紅木柱子上,懸著一副對仗不是很工整的對聯:“見性明心非易事,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兩句話,前者出自佛教用語,莊風前世讀書涉獵頗廣,也有所了解。所謂明心見性,就是明白自家的本心,見到自家的本性。這個心就是菩提心,這個性就是佛性。能否成佛,關鍵在於能否悟本心、本性的真麵目。悟到這個真麵目,即使普通人也能成佛,悟不到這個道理,即使佛也變成了普通人。佛與凡夫本無差別,隻在迷、悟之間。後者則是出自陸遊的詩句“紙上談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未能理解知識的真諦,要真正理解書中的深刻道理,必須親身去躬行實踐。這些都是莊風前世的知識體係,如今卻出現在這裏,讓莊風覺得匪夷所思。莊風來到這個世界,確實還保留有前生的記憶。可是那終歸是自己的思想,這一世從小到大,卻再也未遇到與前生有關的東西。難道讓莊風感到親切的就是這一副對聯?莊風搖搖頭,否定了自己的判斷。除此之外,整個建築裏十分空曠。莊風定睛搜索了很久,才在大殿的一個角落裏看到了一個人的身影。
這是位老僧,微閉雙眼,坐在一個蒲團之上。他衣著樸素,相貌平凡,既無有道高僧那種寶相莊嚴,也無市儈淫僧那種下流猥瑣。也就是因為如此,他在這個大殿裏顯得極為不起眼。
老僧在莊風踏入大殿之後問:“你來了。”
莊風一愣,不由自主地說:“我來了。”仿佛宿命中的東西在等待著自己,讓自己無法抗拒。
老僧徐徐睜開了雙眼,眼神也如常人一般平凡:“施主來自何處?”
莊風自然不可能一股腦將自己的遭遇說出來,若是這老僧是這個世界中人,試煉之事也很難說清,因此,莊風不由覺得有些踟躕。
老僧看莊風不再言語,卻展顏一笑:“施主不是這個世界中人。“
莊風心中暗暗一驚,卻裝作很平淡地問道:“從何得知?莫要亂說。”
老僧卻不與他爭辯,仿佛已經洞徹了莊風的內心一般。他不再說話,隻是緊盯著莊風看,好似在考校莊風的耐心。
莊風自然寂然無語,也直視老僧,目光澄澈,不帶一絲雜質。
許久,老僧滿意地點點了頭,說道:“你是否想回去?”
這句話一說完,莊風內心頓時翻騰起來。
回去?這可是莊風日盼夜盼的事情。莊風自知無法繼續隱瞞什麼,當即點了點頭。
老僧繼續說:“你且上前,打開香案上的箱子,看看是什麼。然後再回答我幾個問題。如果你當真有慧根,我便助你回去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