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語文”,七彩的語言文字
杏壇抒懷
記得兒子沒上學前,總纏著我給他講故事,講得累了,煩了,就丟給他一本書,他自己倒也翻看得津津有味,口中還念念有詞。上了學以後,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那些他喜歡看的圖書全都束之高閣。總有朋友逗他,在學校最喜歡什麼課?他會說是數學;再問,是體育;還有呢?就是英語。總沒有語文。問為什麼,回答是“語文沒意思”。於是,朋友又拿我打趣:“你這個語文老師,是怎麼當的?”我無言以對。哪一位語文老師不想教好語文?可是,我們該如何帶領學生走進語文的殿堂,去享受語文學習的快樂呢?
我想,“快樂語文”在於順應兒童“愛玩”的天性,讓同學們在“玩中學”,在遊戲式、活動式的語言實踐中學習運用語言文字。語文的課堂不必墨守成規,不同年段的學生學習不同體式的文本,可以組織說一說、演一演、畫一畫、寫一寫等活動學詞煉句;可以采取聽故事、講故事、複述故事、續編故事等方式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可以設計精讀、略讀、對比閱讀、群文閱讀、單元主題閱讀等課型,豐富閱讀教學的路徑,引導學生體驗不一樣的閱讀情境;還可以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用批注、改寫、續寫、擴寫的方式,促進學生理解和感受文本,用仿寫的方式,訓練學生對文本中有特點的表現手法進行模仿和運用。那些語言文字,隻有從學生的口中說出來,從學生的筆下寫出來,才會帶有孩子的靈性,才會有生命的色彩。
“快樂語文”在於教師應該多從兒童的視角解讀文本,用兒童的語言與學生展開對話交流。從兒童的視角解讀文本,關注文本中學生不會讀、讀不懂的地方,基於學段目標要求,采取適切的方式教學生會讀、讀懂。與學生的對話交流應該是生動、形象、具體的兒童語言,少用成人的抽象語言,少用空話、套話。如此,我們的語文課堂才會生成精彩,才會有生命的靈動。
“快樂語文”還在於讓學生在語言文字的實踐中享受語文學習的快樂。教師一句鼓勵的話語,以至是一個微笑、一個手勢、一個眼神都能使學生獲得激勵,讓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自然的喚醒,並不斷地體驗自我語言表達被他人接納、讚許的成功快感。如此,學生的熱情和激情伴隨著語文的學習,語文課堂才有了生命的活力。
“快樂語文”,就是讓學生走進快樂的語言實踐之旅,在學習運用語言文字中感受中華民族語言文字的豐富多彩、博大精深。讓我們和學生一起在快樂中感受語言文字的美麗,享受語文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