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故事情境中的主題習作教學”新探(1 / 3)

“故事情境中的主題習作教學”新探

課題研究

作者:劉冰

“故事情境的主題習作教學”旨在以“創編故事”為基本抓手,以“故事情境”為整合平台,以“節奏調控”為內在支撐,以“作中指導”為基本途徑,以“開放兩端”為生態模式,分別從習作的“內容”與“能力”兩個方麵出發,確立一個個切實可行的習作教學主題,並借助特定的故事情境整合多重元素,運用不同的方法策略,開發出一係列生動的習作教學課例,在具體的故事情境中調動學生的習作熱情,培養他們閱讀積累、觀察想象、表達交流、評改完善等多方麵的能力,從而實現習作教學在目標內容層麵的“有章可循”,在方法策略層麵的“有法可依”,在生活意義層麵的“有利有圖”,為小學生習作教學開辟一條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新途徑。

一、 聚焦能力,構建主題序列

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目標的習作教學呼喚有針對性的“主題訓練”,而富有成效的“主題訓練”又以構建切實可行的“主題序列”為第一要務。基於“故事情境的主題習作教學”以“能力培養”為目標指向,以“構建主題”為著手點,力求探索出一條貼近一線、便於操作的習作教學新思路。不同的學段,不同的學情,適合從不同的角度與側麵開展不同的主題訓練,而每一個主題又是一個結構相對穩定的係統,可以自行拓展延伸。

二、 創編故事,贏得心理認同

“故事”對於習作教學具有獨特的意義與非凡的魅力,分享故事就是一種體驗方式。有經驗的老師大都善於運用故事調學生的胃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下麵以《捕捉話語的智慧》教學片段為例,說明故事在“主題習作教學”中的運用:

1. 品讀故事內容

下麵老師要呈現三個故事片段,看看你能從中讀出些什麼!

(1)老鼠怯生生地對貓說:“我大姐生孩子了,捎信兒叫我去吃喜酒。”

(2)“我二姐生孩子了,捎信兒叫我去吃喜酒。”老鼠笑咪咪地對貓說。

(3)“我三姐也要生孩子了,”老鼠大大方方地對貓說,“我要去吃喜酒!”

請同學們自由談談你的發現吧!

?這是一隻饞嘴的老鼠,每次都要吃喜酒。

?這是一隻隨機應變的老鼠,先是“怯生生”的,後是“笑咪咪”的,再後來是“大大方方”的。它的膽子越來越大了。(提示語真有表現力!)

?這是一隻狡猾的老鼠。先是說姐姐已經生孩子了,捎信兒叫它去吃喜酒;後來老鼠幹脆說姐姐要生孩子了,自己要去吃喜酒。真是一隻貪吃又狡猾的老鼠!

話語內容在悄悄地變化著,這就是話語的智慧!

2. 規範話語格式

這三句話在話語格式上又有什麼不同之處呢?分別采用提示語在前、提示語在後、提示語在中間的不同寫法。話語格式的靈活多變,可以避免簡單重複,增添文章的趣味性,也可以豐富話語表達的效果。

作為“主題習作教學”的構成要素,我們對故事素材的創編有著特別的要求:

(1)故事的篇幅宜短小精煉。課堂教學的時間是寶貴的,我們的目的是通過故事導入話題,或是借助故事開展某方麵的專題訓練,而不是深究故事其他方麵的內容,所以對故事要進行符合自身需要的取舍與“創編”。

(2)故事的運用宜切合題意。故事運用一定要考慮本次習作教學的主題或訓練要點是什麼,故事的內容與話語形式是否與本次習作訓練相匹配?如何借助故事文本有步驟地引導學生展開專項的閱讀、思考、揣摩、運用?這些都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三、 巧設情境,整合多重元素

借助故事,巧設情境,整合多重元素,是“故事情境的主題習作教學”的重要展開方式。本專題研究中的“故事情境”是指教者在習作教學過程中整合文本閱讀、範例品析、畫麵呈現、話語描述、音效渲染、經驗鏈接等多重元素,創設出的融場景描述、情節過渡、人物揣摩、細節把握於一體的特定“教學場景”和“教學環境”,從而推動觀察積累、取材想象、立意構思、起草加工、交流評價等教學環節的有序實施。請看下麵這則故事: